三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守旧落后,先进教育理论未实施
课程改革已多年,大多数教师仍固步自封,不敢大胆创新,尽管教师经过多重学习先进理念的专项培训,从教学理论上能够理解新课程精神,也能初步建构具有个性教学的新课程理念,但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还是并没有把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比如,在无锡一所重点初中听数学课,数学老师还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课程,课后与老师交流,老师一脸无奈“只能这样才能保障成绩”。在与其他学校一线的数学老师交流中,不难发现大多都担心期中或期末学生考试成绩下滑,进而影响教师的考评积分。只有在平优质课和公开课上,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作秀,搞搞形式,平时课上则老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灌输式教法,大行其道,不仅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更不利于增进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和其他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发运用课件,极大地丰硕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信息资源,色彩的绚丽,画面的清晰,音乐的美妙,将干巴巴的数学知识点的说教,转化成多感官的刺激,变抽象为形象化,静态转成动态化,虚无的变为真实直观,便于中学生接受和理解。因此,很多教师的公开课以“课件演示和计算机推算”代替“板书讲解和学生思考”,片面的追求形式化,一味的强迫式的灌输,并非用课件辅助教师的教学过程,反而是教师教学模式辅助课件的设计,即教师不按照课堂实际情况来教学,而是机械的执行课件程序的教学方式,想当然的让学生按照课件的预设而学习活动,含糊的理解知识点,浅显的回应课堂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配合教学活动。例如:无锡河埒中学初二数学课, 数学老师在讲授《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时,只是制作了若干简单幻灯片形式的课件,电影式的快速顺序播放,投影幕代替了黑板,学生集中注意力盯着看投影,丝毫没有时间去思考怎么推导过程,只是不停的被动的灌输式的记忆。这种“电灌代替人灌”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作为教师灌输数学知识的辅助工具,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也忽略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上的重要意义的作用性。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3):http://www.chuibin.com/shuxue/lunwen_2062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