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利用VIGS体系研究TaRLK3-3B基因在小麦抗赤霉病中的功能(3)

时间:2025-09-11 22:08来源:100436
1.2.2 载体构建 选取TaRLK3-3B保守区段设计扩增片段引物VIGS_1_F1、VIGS_1_R1以TOPO-TaRLK3-3B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的扩增,采用酶切连接方法将胶回收产物与酶

1.2.2  载体构建   

选取TaRLK3-3B保守区段设计扩增片段引物VIGS_1_F1、VIGS_1_R1以TOPO-TaRLK3-3B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的扩增,采用酶切连接方法将胶回收产物与酶切完全的BSMV:γ载体进行连接,酶切位点为Nhe I,最终筛选反向正确插入片段的连接载体,获得BSMV:TaRLK3-3B。

1.2.3  反向插入克隆的筛选

挑选单克隆摇菌,利用菌液PCR反应筛选有插入子的阳性克隆。先用第1步设计的左右引物扩增,扩增出有目标片段单克隆说明是插入了目标片段的。然后用载体上的γ-strain-p引物(序列组成为5´-CAACTGCCAATCGTGAGTAGG-3´,γ引物距离Nhe Ⅰ酶切位点约230bp)与第一步设计的正、反向扩增引物分别组合,筛选外源片段反向插入到载体Nhe Ⅰ酶切位点的重组质粒。   

1.2.4  载体的线性化   

BSMV:TaRLK3-3B、α、BSMV:PDS和BSMV: γ空病毒载体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MluI,β用限制性内切酶SpeI分别进行线性化酶切。

1.2.5  体外转录反应   

对酶切产物用PCR cleanup试剂盒的柱子纯化回收,最后用DEPC水溶解。

(1) 参照Promega公司RiboMAXTM Large Scale RNA Production Systems-SP6 & T7 Kit说明书,对纯化的线性化产物进行体外转录;

(2) 37℃转录6 h,取 0.2 μl上述体外转录产物加适量loading buffer,用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以而确保足够的病毒量侵染小麦穗部。转录产物可临时置于-70℃冰箱保存备用,但时间不要太长,避免RNA降解。

1.2.6  接种病毒   

病毒接种:取15μl α、β病毒载体体外转录产物分别与BSMV:γ空病毒载体、BSMV:PDS病毒载体、BSMV:TaRLK3-3B体外转录产物等体积混合后再加上一倍体积的 2×GKP Buffer缓冲液的混合液,将混合物接种在刚刚舒展开的幼苗第二叶叶片上。

接种BSMV:PDS 植株,用于表型鉴定,当整个穗子包括旗叶有发白表型,表明VIGS体系成功。接种 BSMV:TaRLK3-3B的植株,用于目的基因沉默。同时设置接种BSMV:γ的植株作为对照(MOCK)。每个基因每次重复接种处理15个穗子,进行三次生物学重复。接种后喷少许RNAase free水,将接种后的植株22℃黑暗保湿24 h,之后在14 h/10 h光/暗周期,24℃左右的条件下培养,定期观察PDS漂白以及病毒的褪绿症状。

1.2.7  目的基因沉默效率分析   

在接种赤霉菌后96 h,对MOCK、BSMV:PDS、BSMV:TaRLK3-3B植株的赤霉菌接种点取样,提取RNA,利用Q-TaRLK3-F1/Q-TaRLK3-R1引物进行目的基因表达分析,检测基因沉默效率。

1.2.8  赤霉病鉴定   

接种大麦条花叶病毒后约9d左右,待植株长至扬花期,用单花滴注接种法接种赤霉菌株Fg0609,每个穗子接种2朵小花,喷雾套袋保湿3d,保证诱导充分,在苏麦3号中沉默TaRLK3-3B,接种后8 d、9 d、11 d进行三次赤霉病表型调查;在望水白中沉默TaRLK3-3B,接种后5 d、7 d、9 d进行三次赤霉病表型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载体构建

选取TaRLK3-3B保守区段设计扩增片段引物VIGS_1_F1、VIGS_1_R1 ,以TOPO-TaRLK3-3B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的扩增224bp片段作为外源插入片段(图1A)。采用酶切连接方法将胶回收产物与酶切完全的BSMV:γ载体进行连接,经菌液PCR(图1B)和酶切验证(图1C)并最终通过测序方法筛选反向正确插入片段的连接载体,获得BSMV:TaRLK3-3B。

利用VIGS体系研究TaRLK3-3B基因在小麦抗赤霉病中的功能(3):http://www.chuibin.com/shengwu/lunwen_2059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