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若一切满足所设计的需求,根据计算的数据绘制设计详细的三维零件模型, 取代粗糙的理论模型,得到新的装配体;并同时把机械概念,执行机构等一起取代过去, 放入详细的三维装配体中,最后进行调试,检查干涉等问题,得到完整的三维动态仿真。
1.4 合金芯线模型的建立
包芯线机组的整体结构减少,影响最大的是机组中合金芯线的变形结构和尺寸大 小,为了能让包芯线机组在成型过程中,轧制符合质量要求和致密性要求的合金芯线, 利用反推的方法,先收集资料,绘制一条合金芯线的概念模型。
首先,根据合金芯线的成型规律,在合金芯线放料之前的成型过程,收集到以下 四种成型的方法,分别是:带钢中心弯曲法,带钢边缘弯曲法,带钢圆周弯曲法和带 钢综合弯曲法。
在实际应用中,市面上的包芯线机组最常使用的是带钢中心弯曲法,带钢圆周弯 曲法和带钢综合弯曲法,三种方法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带钢三种成型方法
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就例如带钢中心弯曲法,如图 1-3(a)这种方法应用最广 泛,根据所需要的半径,从中间开始一直到成型到 U 型,都是保持半径的弧度,其中 所设计的轧辊,都是按照一定角度的变化,最后角度到达 180 度时,边缘部分竖直成 为 U 型凹槽,用于后续放料,这种方法成型简单,运行稳定性适中,不过却需要多个 立辊和辅助辊经行支撑,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高速运行中,带钢弯曲时候容易起褶 皱,一般在中大型直径的合金芯线中应用;带钢圆周弯曲法,如图 1-3(b),这种方 法是利用不同直径大小的轧辊,对带钢进行轧制处理,轧制是大直径到小直径的过程, 最后一次轧制满足合金芯线的直径要求,这种方法成型每次轧制的形状比较均匀,不 会出现褶皱和拉断的可能,成型过程中不用辅助辊和立辊的辅助支撑,可以减少轧辊 的整体数量,不过轧辊因为不同直径的需求,轧辊只适合中小型包芯线机组的要求; 带钢综合弯曲法,如图 1-3(c),这种方法综合了以上两种方法,根据合金芯线的成 型直径大小要求,把下端轧辊的顶圆放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上端轧辊通过大小不一的 角度,来控制大小不一的轧辊直径,达到包芯线机组的合金芯线要求,这种方法优点 很多,在高速和大型合金芯线成型过程中,用到的地方很多,能够得到优质的成型形 状,和足够的稳定性,但是这套轧辊数量很多,成本很大,在小型包芯线机组中没有 应用。
本课题设计出小型紧凑的包芯线机组,同时考虑成本问题,所以采用带钢圆周弯 曲法更合适本设计,为了能达到更好小型化效果,所以制作小型直径的合金芯线,进 过平均延伸量系数计算,和成熟的经验技术,只需要绘制出四对辊轮,来完成合金芯 线在完整带钢到送料前状态的过程,同时市场上包芯线机组的结构都是直线型的结 构,为了简化包芯线机组的整体结构,在带钢未变形时,把带钢拉倒一定高度,然后 垂直下落,在第二次轧制变形时 90 度转向,然后继续进行后续的成型轧制。
第二次轧制时,合金芯线变形为 90 度时,其弯曲变形如图 1-4 所示,其主要的 弯曲变形发生在最下方位置,带钢边缘原理弯曲部分越远,变形就越小,甚至可以忽 略不计,而弯曲的切线方向受到轧制力受力拉长,根据文献可知,带钢弯曲变形时只 在长度和厚度的应变区产生应力[1],根据弯曲半径和带钢厚度之比 r/t 大于 4,所以 在转向 90 度时,虽然会产生应力变形,变形区却并不会变薄,对之后的轧制不会有 太大影响,可以满足合金芯线的成型要求。 NX自动化卷管设备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建模+CAD图纸(5):http://www.chuibin.com/jixie/lunwen_2062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