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2)

时间:2025-04-07 22:06来源:99773
3 (三)饮酒现状 3 三、S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7 (一)大学生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7 1、性别 7 2、年龄 7 3、年级 7 4、院系类型 8 (二

3

(三)饮酒现状 3

三、S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分析 7

(一)大学生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7

1、性别 7

2、年龄 7

3、年级 7

4、院系类型 8

(二)大学生饮酒行为与饮酒定位的关系 8

(三)研究结论 10

1、S市大学生饮酒行为普遍,以低频度饮酒为主 10

2、大学生饮酒行为在性别、年龄、院校分布上存在差异 10

3、大学生饮酒倾向在个人性格品质上的差异 10

4、大学生性别观点在性别、年级、院校分布的差异 10

5、大学生饮酒行为受饮酒取向的影响 10

四、政策建议 11

(一)加大戒酒宣传力度 11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

(三)主抓重点人群 11

五、总结 12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大学生饮酒情况调查问卷 14

附录二:大学生饮酒情况访问提纲 15

附录三: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15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思

(一)文献综述

2017年9月13日,《冰点周刊》发布了一则新闻,中山大学一名大一男生被灌下第六杯“特调鸡尾酒”立即倒在了学校门口的酒吧里,据公安出具的鉴定意见为“急性酒精中毒”。这样的惨剧不是第一次发生,就像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女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化妆和P图一样,大学生要学会喝酒这样的怪异思维已经是很多人的固有观念,这种对成人世界的低级模仿却被认为是一名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必备技能。

有关青少年饮酒国外研究较为全面,起步时间也早于我国。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DSM-Ⅳ对饮酒做出定义和区别诊断的详细说明。在研究方法方面,上世纪 70、80 年代国外研究的工具以 MMPI、16PF 和 EQP等量表对被试从人格方面研究,在人格维度上进行对比和相关研究并考虑家庭环境因素、个人的性格和工作情况等因素。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在这种不良饮酒环境的影响下,由于饮酒所导致的心理问题、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今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尝试喝酒的频率

、过去一个月中大量饮酒的频率和醉酒率均相当高(林丹华,范兴华,潘瑾,2010);国内的医学、心理学等专家学者近年来也关注大学生饮酒的研究。金圭星(2006)提出“嗜酒前人格”理论,该理论认为被动依赖、孤僻、对人疏远、自我中心等一系列人格特征是导致嗜酒的人格原因。心理学者庞海波 2010 年采用16PF 对湛江市高校生的饮酒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自律性、焦虑性等人格因素与饮酒存在相关而且饮酒行为存在学科专业方面的差异。丁倩(2011)使用EPQ调查测量武汉市大学生,结果发现,精神质得分高的学生饮酒频率显著高于偶尔饮酒大学生。阮淑婵,梁政,陈均忠(2016)还论述了饮酒者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产生多疑、敏感、妄想、适应困难等情况,表现人格衰退的现象,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等因子表现出差异与常模对比得分较高。王一牛、罗跃嘉(2004)采用ERP对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研究发现长期饮酒者的脑功能失调,脑电的波峰降低。 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2):http://www.chuibin.com/jiaoxue/lunwen_2055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