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二胎政策下的大学生生育观现状调查及分析(3)

时间:2025-09-08 22:23来源:100402
而大学生作为二胎政策实施的另一批直接受影响者,且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同时也将成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教育部发布的公报显

而大学生作为二胎政策实施的另一批直接受影响者,且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同时也将成为未来生育的主力军。教育部发布的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2.7%,近一半比例的适婚适育人群在二胎政策影响下的生育观必然会对中国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育观的概念在人口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各学者对其内容的理解大致相同,但具体定义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在综合各学者所阐述的生育观概念的基础上,周长洪[4]将其定义为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见解和态度,由生育意愿、动机、需求和偏好四方面组成。

生育观研究的内容可大致分为生育目的、生育子女数量和质量、生育性别偏好及影响生育观的各方面因素。如在生育子女数量方面,李忆春[5]和刘俊荣[6]均通过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理想子女数越少,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在生育性别偏好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已比较普遍,但是对城乡居民子女性别偏好的研究来看,农村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杀女婴,妇女因生女孩受虐待等现象依然存在[7]。由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家庭结构与中国不同,西方学者对生育观念的研究较少,且由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妇女生育率大幅下降,生育年龄推迟,所以研究重点集中在导致这些人口问题的影响因素上。现代社会中,国家政策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女性为获得高等教育,往往会推迟第一次生育年龄,再加上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女性工作收入,从而提高了女性离开劳动力市场后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8]。还有研究表明,女性为实现自我价值,伴侣关系稳定性,避孕的有效性,经济条件[9],对高龄产妇怀孕风险的认识不足[10]以及高估辅助生殖技术的能力[11]也是西方国家生育率降低的重要因素。

虽然从不同维度对不同研究对象的生育观进行探讨的研究较多,但是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已婚育龄人群,对大学生生育观的关注度明显不够。而大学生又具有其自身特点,他们身处全球化时代,其性格和气质均在无形中受着各种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现代思想的碰撞,使21世纪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上一代人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有着较强的自主意识,不太会发生盲生盲育的情况。且他们作为年轻群体,即将进入婚育期,对其生育观的调查可预测将来的生育行为,从而为有关生育方面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因此,本课题拟通过调查杭州师范大学学生在二胎政策下的生育观现状,初步了解大学生未来生育行为,进一步分析影响生育观的各类因素,探寻合理引导生育行为的有效途径,以便减轻将来可能存在的生育和家庭风险,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将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作为目标总体,以年级为单位分层,根据学校所设专业的性质,将专业类别分为理工类,文科类,医学类和艺体类。在每一年级中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医学包含大五)年级的10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即各年级抽取三个班,再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班级内的全部成员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0份,回收420份,回收率为97.7%;回收后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409份,回收有效率为97.3%。

2.2 测量工具

采用大学生生育观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问卷主要通过文献查阅,综合各类研究对生育观的定义及内容分层自设。根据设计的内容,问卷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独生子女与否、父母的文化水平、平均月消费水平等;第二部分是本次调查的核心内容,参照王昭和安徽大学周剑所做的相关调查研究的问卷内容设置具体问题,主要反映调查对象在生育观各个维度的具体特征和态度,该部分的问卷内容可依据其侧重点细分为生育时间和间隔、生育数量和质量、生育性别偏好、生育方式、生育目的、养育子女态度、影响生育的主要因素、对国家生育政策的态度等几个方面。根据预调查所获得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各条目的重测信度Kappa值介于0.792—1之间,说明两次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该问卷是参考各学者所做的调查问卷设计的,问卷题目与课题内容范围相符,内容效度得到认可。 二胎政策下的大学生生育观现状调查及分析(3):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59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