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人工智能发展下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研究(2)

时间:2025-07-05 11:03来源:100166
(四) 大学生软性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9 五、对策 10 (一) 政府需完善政策,做好引导工作 10 (二) 企业需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10 (三) 高校应注重人

(四) 大学生软性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9

五、对策 10

(一) 政府需完善政策,做好引导工作 10

(二) 企业需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10

(三) 高校应注重人工智能领域教育,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 11

(四) 大学生要在思想、能力、知识、技能方面做好准备 11

六、结论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并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智能语音控制系统Siri、智能设备上的指纹识别功能以及人脸识别功能、用于民用航拍的无人机等。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劳动手段和就业模式,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体的就业产生着影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正逐步替代工厂车间内重复单一的操作岗位,同时很多第三产业的岗位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比如无人汽车的开发,将取代汽车司机;智能语音技术的越发成熟,将取代客服人员;某些机场、购物中心引入了具有导航技术的机器人,为游客提供询问、领路等服务,或将取代前台人员…人工智能取代大量的人工岗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目前包括谷歌、阿里巴巴、苹果等公司都在通过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去实现提高工作效率、减低公司成本。

目前大学生群体在高校中所接受的教育以传统型教育为主,未来就业方向也趋向于传统型就业,而大学生群体和已经具备工作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在就业上的一项重要区别就是校园与社会的脱节。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有可能某些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会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自己力所能及的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机器所替代,这样也就意味着大学生未来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失业问题。

(二) 研究现状

人工智能的相关文献数量在2016年开始有大幅增加,我认为主要是基于2016年初,谷歌DeepMind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机AlphaGo与世界顶级围棋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博弈,结局AlphaGo 4:1击败李世石,这样一个事实让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智能。但是直到2017年,有关人工智能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文献还只有相当少一部分。

其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鲍春雷从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出发,认为自动化是大势所趋,过程中会创造或衍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并且将超过它所替代的数量[1]。袁强从人工智能发展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出发,认为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或人机协作模式会更积极的促进就业[2]。国家发改委产业与经济研究所的王君与杨威通过对技术进步和技术的历史分析认为替代效应的背后也有创造性的补偿效应,只是总效应存在不确定性[3]。天津财经大学的张宝贵教授在市场理论中提出只要就业群体拥有社会需要的专业化知识以及人力资本,就业问题就可以得到妥善解决[4]。西南财经大学编辑部的赵磊和赵晓磊从主意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认为失业是社会革新的产物,实现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的前提是优化变革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消费等关系[5]。另有学者站在大学生就业条件的角度,认为一旦进入智能时代,知识量的更新换代会超乎想象,同时不同行业、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让我们已然身处于一个“跨界”的世界,继而提出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要求大学生不能仅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更要积极向其他专业领域辐射,不断拓展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满足于这个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除以上比较理性的观点外,也有部分专家学者持悲观态度。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人类生物进化的速度,这一不对等性会危及到人们就业。特拉斯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表示人类应优先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发展人工智能[6]。 人工智能发展下大学生就业的机遇与挑战研究(2):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580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