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6页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6页

至单片机的外部中断 p3.3=0时,说明转换结束,我们选用0通道作为输入,因而可以把0809视为一个地址为03F8H的外部数据存储单元,对其写数据时,8031 信号使ALESTART有效,将74LS373锁存的地址低三位存入0809并启动ADC,当EOC为低电平时,说明A/D转换正在进行,当EOC为高电平(即P3.3=0)时,表示转换结束,8031可以读入转好的数据。

3.1.4 ADC0809与系统总线的连接

微机系统的地址线通过译码器输出端作为ADC0809的片选信号。地址线ADCAADCBADCC分别接到数据总线的低3位上。ADC08098位数据输出直接与系统数据总线连接。

CPUADC0809执行1条输出指令时, 和地址信号同时有效,地址锁存信号ALE将出现在数据总线上的模拟通道地址锁入地址锁存器中,同时START信号启动芯片开始A/D转换。在转换结束后,CPUADC0809执行一条输入指令时, 和地址信号同时有效,这时输出允许信号OE有效,输出三态门被打开,已转换好的资料送到数据总线上被取走。

转换是否结束,可查询EOC信号状态。若采用中断方式读取资料,则可利用EOC信号在转换结束时发中断请求脉冲。

ADC0809的时钟频率为640KHz,转换时间为100µs。由于微机的时钟频率为5MHz或者更高一些,因此,系统时钟必须经分频后接到ADC0809芯片的CLOCK引脚上。

3.2 81558031接口硬件电路设计

3.2.1 8155芯片的结构

 

          b)引脚图

3.2.2 8155芯片的引脚功能

8155芯片是一种多功能的可编程常用外围接口芯片,它具有三个可编程I/O端口(A口和B口是8C口是6位)一个可编程14位定时计数器和256字节的RAM,能方便地进行I/O扩展和RAM扩展,

RESET:复位输入信号

AD0~AD7:三态地址/数据复用线。与单片机的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P0口)相连。单片机与8155之间的地址、数据、命令与状态信息都是通过这个总线口传送的。

: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读选通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写选通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IO/RAM/IO选择,IO/=O =0时,单片机选择8155RAM读写AD0~AD7上的地址为8155RAM单元地址。

IO/=1 =0时,单片机选择8155I/O读写AD0~AD7上的地址为8155I/O地址。

ALE:地址锁存信号。8155内部设有地址锁存器,在ALE的下降沿将单片机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信息及 IO/ 的状态都锁存到8155内部锁存器。因此,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信号不需外接锁存器。

PA0~PA78位通用I/O口,其输入、输出的流向可由程序控制。

PB0~PB78位通用I/O口,功能同A口。

PC0~PC7:有两个作用,既可作为通用的I/O口,也可作为PA口和PB口的控制信号线,这些可通过程序控制。

TIMER  定时计数器的输入端

:定时计数器的输出端

VCC:+5V电源。

3.2.3 81558031接口电路

81558031可以直接连接,不需要任何外加电路,对系统增加了256字节的RAM22I/O线及一个计数器,电路中8031P2.18155CEP2.08155IO/ P0.0~P0.78155AD0~AD7时,8155I/ORAM地址分配将是:

(1) P2.1=0,P2.0=0时选中8155片中RAM,地址是0000H~00FFH

(2) P2.1=0,P2.0=1时选中I/0口,各口分配地址为:

0100H命令状态寄存器

0101H  A口地址

0102H  B口地址

0103H  C口地址

0104H计数值低8

0105H计数值高8位和方式寄存器

(3) 8155的命令字和状态字

8155的控制逻辑部件中设置了一个控制命令寄存器和一个状态标志寄存器。8155的工作方式则由控制命令其存器中的控制字确定。

a.    8155的命令字

命令寄存器格式如图3.5所示

       3.5  8155命令寄存器格式

                          

b. 8155的控制字

8155内还有一个状态寄存器,用于锁存输入/输出口和定时/计数器的当前状态,供CPU查询用。状态寄存器的端口地址与命令寄存器相同,低8位也是00H,状态寄存器的内容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所以可以认为8155I/O口地址00H是命令/状态寄存器,对其写入时作为命令寄存器;而对其读出时,则作为状态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的格式如图3.6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