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儿舞蹈教育

浅谈少儿舞蹈教育
浅谈少儿舞蹈教育 儿童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以其自身的艺术综合能力和对儿童的吸引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 创设主体参与的情境孩子是儿童舞蹈的主体,儿童舞蹈又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一项活动。然而这种兴趣又夹杂着孩子们生性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如果他们在参与舞蹈的过程中没有能够满足这些心里需求,很可能会日渐淡漠,所以为孩子创设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1. 强化娱乐性,激发求知欲儿童舞蹈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想做到寓教于乐,就要从儿歌表演到唱游活动,从游戏性的组合到表演性的舞蹈,进行多层次的创作、排练和演出为满足孩子们的兴趣提供丰富的内容,以舞蹈自身的魅力,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事实上,广大少年儿童正是冲着舞蹈艺术的无穷魅力,满怀愉悦的跨进舞蹈课堂。我在教授舞蹈在《数鸭子》时,设计了许多生动可爱的动作,提供了丰富的舞蹈内容给同学们,孩子们一看就乐了,个个兴高采烈的模仿起来,有的还自己创作了动作表演。然后我又在她们唱游式表演的基础上排练出可表演性的成品舞《快乐的鸭宝宝》,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 启迪想象力,激发创造性思维舞蹈动作是无声的,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和引导能激发、启迪孩子们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思维。尽可能用创编的形式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动的为儿童舞蹈增色添彩,尽一份“小主人”之心,吸引更多的儿童参与舞蹈活动。例如我曾教过一个舞蹈《新年好》,其中有一段欢快的旋律,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表演几个放鞭炮的动作,他们都以自己不同的感受即兴表演起来,有的蹲在地上伸长了手点火,有的笑嘻嘻的远远避开,有的捂住耳朵。有一个孩子甚至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我问她怎么回事,她回答:“我要放鞭炮,她们不让我放!”这种让孩子自己去想象去创造去表现的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让孩子们明白:学舞蹈也要动脑筋,也要积极的思维,很好的创设了主体积极参与的情境。
二. 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去学习舞蹈,不仅可以消除因纯粹训练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主动、持久得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乐于接受教师为他们提供的各种舞蹈情境。在教学中,要针对舞蹈课的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孩子们跳舞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塌腰蹶屁股”。训练体态时为了让儿童的身体会保持直立,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秋高气爽,我们来到郊外美丽的白桦林,远远望去,一棵棵白桦树又高又直,挺立在蓝天下,我们小朋友就是一棵棵小白桦树,要想长得又高又直,首先要把腰立起来,脚掌象树根一样扎在地上,把小肚子、小屁股都收起来,双肩向后打开,后背保持平平的,身体好像长高了一截似的……孩子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训练直立姿势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反而很容易就将直立姿势的要点记住了。另外创设最佳情境离不开音乐,儿童舞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使动作与音乐水乳交融,音乐的快慢、强弱、高低、长短都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创设着不同的情境。对孩子们来说就是要求他们会听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容。只有当孩子们的思考进入了这个天地,才能置身于创设的最佳情境中,才能将舞蹈表现得生动起来。
三. 创设分层次教学情境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全体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但实际上学生舞蹈基本基础、表现能力差异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活动的方法,如对特长生应承担“领”的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激励别人学习。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安排简单易学的动作,决不让这部分学生在一旁观望。对于这部分学生的进步要充分表扬,使他们在激励的环境中轻松的学习舞蹈。另外对于“胆小”的学生要特别对待。我曾有一个学生身体娇弱,又非常胆小,她妈妈想让她通过舞蹈训练克服性格中“胆小”的一面,针对她的特点,我采取了既严格要求,又耐心鼓励的方法,经常请她到队伍前面来做示范,培养她的自信心。现在,她终于变成一个胆大心细、活泼可爱的孩子,家长见人就高兴地说:“我孩子敢在众人面前讲话了,也敢当众表演了!”
儿童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面对少年儿童我们应当研究他们的童心、童趣,让舞蹈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催化作用。儿童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锤炼优美的体态,提高审美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锤炼意志,陶冶情操,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活泼、更健康。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少儿舞蹈教育,并真诚地祝愿少儿舞蹈能够早日走进课堂,真正成为普小的一门课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