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悟空问佛祖:什么是幸福?佛祖说: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佛祖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悟空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多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回来了。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很多人都说,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幸福可言,但是我要说,幸福就在你身边,为什么悟空可以找到一朵最美丽的花,是因为他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能够坚信他所发现的,如果你也能这样,那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有多少人能每天清晨起床锻炼身体,去享受一下初升太阳的温暖,当太阳慢慢照在你身上时,你会有一种新生的感觉,难道这不是幸福吗?医生说过,一天三顿饭里最重要的就是早饭,现在的人们又有几个人注意早餐的重要呢?吃好早餐你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幸福的,每天早起床10分钟,坐下来安安静静的吃一顿早饭,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我不得不感谢我的爸爸,我小的时候爸爸每天都给我做早饭,无论多早,真的要感谢他给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在大二的时候,我每天都起来跳健美操,慢慢的我说动了我的室友每天早上都和我一起去,我们坚持了一年多,就在前几天,她忽然和我说了句“谢谢”,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心的眼泪都要溢出眼眶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我当时就想说“幸福永远都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到来。”

  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觉得那是幸福的,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轻松的生活,新鲜的事物,吸引了我太多的注意力,慢慢的,新鲜感过去了,我慢慢变得迷茫了,每天无所事事。后来,一个老师点醒了我,他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们写《弟子规》吗?那是因为你们连基本的做人的礼貌都没有,中华民族的脊梁不能断送在你们这一代身上。”我们二十岁了,我们都了解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了?问我们《论语》我们回答的一知半解。问我们《三字经》没有一个人能背的全,是呀,我们为了高考的成绩都开始学习数学、英语,又有谁会看看这些在应试教育下显得没什么用处的“闲书”呢。大学了,应该给自己充充电了,于是我找到了我的目标,生活也随之改变,每天都会到图书馆去看书,书是良师益友呀,真不知道没有这些书的陪伴,我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记得有个朋友说过,完全没有约束的自由是危险的,睡觉睡到自然醒也不见得就是幸福。生活有了目标你才会有新的动力,人不是只为了吃饭而活着。

  蔡礼旭老师提到了分数教育问题。我也想说说我的看法,在中国,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给我好好写作业”,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认真写作业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加上“给我”两个字呢?难道孩子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吗?我们一直在灌输孩子一个很不好的概念。其实,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语言影响的,记得在我小时候爸爸经常说:“我家的孩子特别听话,从来不打架”慢慢的我就会在打架前想到爸爸的话,就不会去打架了。由此可见语言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古语有云“三人成虎”,意思是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谣言尚且能成真,何况是真实的事情呢。教育孩子要趁早,不要等错误出现了再去补救,那样只是治标不治本。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复制品,每时每刻复制着父母的形象,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随时随刻都会把父母的形象、品质、习惯倒影下来。可能在平时大家在不经意间,都不太注意自己的一些小的言行和举动,认为那都是芝麻在点事不值得一提,如果当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不良的言行时,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学好。可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都是从何而来。我们一直以来总让孩子来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可是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教为“上所施,下所效”、育为“养子使作善也”,人生第一大事就是把孩子教育好。记得有一次我和室友闹矛盾,我给爸爸打电话说了整件事情,并一直强调不是我的错。可是爸爸却说,你有错,你的错是你不够包容,一个人有一颗宽大的包容心,才能减少矛盾的产生。这句话就如当头棒喝,我顿时明白,如果不是自己小心眼,这矛盾是不会产生的,于是我和朋友道歉并表出我和好的诚意,直到现在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应该让家长们视为警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只是对当代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传承,一个好的精神我们要把他传承下来。家长学会了就应该教导孩子,把这种好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盏灯亮起来,黑暗中有了一丝光亮,千千万万盏灯在黑夜中亮起来,就如同白昼。其实善良是可以传递的,好的品行也是可以传递的。一个人的善行可以照亮更多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点亮身边的一个人,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上会有更多善良的人,和平也不再遥远。

  

  

  

  

  

  

  

  

  

  

  

  

  

  

  

  

  

  

  

  

  《细讲弟子规》观后感

  

  《弟子规》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余力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入则孝观后感

  现在网络上流行把年轻人分为不同的阶段,称之为“80后”“90后”。他们大都自恋,自恋的他们也会非常自信,因为没有像长辈们受过历史的挫折,成长的道路比较平坦,生于繁华的年代,接受美好的事物,让他们总有着天生的优越和自信,但是内心脆弱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一个小小的打击都容易让我们产生自怜的情绪。过分的自信导致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比方说家务一点不做,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逆反心理呢,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蔡老师说教育孩子要在当下,并且刻不容缓。我觉得“当下”这个词用的很好,教育孩子就应该在错误没有发生前把它遏制住。我有了一点我的想法,我想来谈一谈生活中的“当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做一个能活在当下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有的人活在过去,有的人活在未来,很少有人活在当下。记得在我大二的时候,我在图书馆门前晒太阳,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许多人走路的时候很明显是在想心事;有的人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的人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似乎存在于另一个世界,飘飘荡荡。越看越觉得很少是有人活在当下的,为什么我不停住脚步欣赏一下身边美丽的风景,为什么我们不能专心的走路呢,人往往会把自己保护在厚厚的围墙里,墙里是他一个人的理想世界。有的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不,应该说是他想让自己忙起来,哪怕是和朋友打电话聊天,他害怕一个人独处,也许她害怕面对自己。其实活在当下不只是让你不去思考未来所发生的事,活在当下应该是一个人自然的心理,当一个人能从自己编织的美梦中走出来,那么他是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一个无惧的人,一个有能力利己利他的人。当一个人能够发挥他自己心中善的能力,他会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我不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不是和“活在当下”起了冲突。我想说的是,一个人只要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那你就要认真的对待,要让自己无忧无悔。真正的去体验这种生活,并融入其中。

  蔡老师说,有一位家长和他抱怨他的孩子不听话,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在我的印象中爸爸从来没有这样和别人说过我,也许我并不是很好,但是他的信任让我觉得我应该做的更好。《穷爸爸 富爸爸》这本书让家长们学会了与孩子做生意,比头脑。但是我觉得,我爸爸的信任更能让我自觉地改掉自身的错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信任是多么的不易呀,虽然那个人是父亲。在我小的时候,爸爸从来都不会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不用做别的。无论我做什么爸爸都会鼓励我去试一试。就是小时候的鼓励才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我走过的十年住校生活。一个人住在学校是孤单的,虽然有很多好朋友,但是对家人的思念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小时候的家务训练让我能很轻松的适应住校生活。真的要谢谢爸爸妈妈对我的“训练”。

  看到“冬则温,夏则清”让我想起我至今都非常惭愧的一件事。小的时候冬天很冷,晚上被子总是凉凉的,每天睡觉以前都是爸爸给我暖被子。有一天爸爸有点感冒,但我还是要求爸爸给我暖被子。第二天醒来时,我发现爸爸的感冒严重了。我很后悔,为什么我那么不懂事。当时我就想,以后我一定要为爸爸妈妈暖被子。

  母亲节的时候,我在我的日记中写到:当年我还很小的时候,您花了很多时间,教我用筷子吃东西、系鞋带、扣扣子、穿衣服、拧鼻涕。谢谢你让我健健康康的成长。请你放心,当你开始反应不过来我说什么的时候,我会慢慢的等待,让您再想一想…我会听你和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也能陪着你闲话家常!我会帮您扣扣子、系鞋带、穿衣服、给您喂饭、帮您洗澡。请您一定要相信我,安心的依靠我,我会搀扶您慢慢的走路,一起看日出日落

    我会给您买您最喜欢吃得芒果,给您做您最喜欢的酸菜,会给您挖您最喜欢的野菜,会陪您看您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妈妈,请您多陪我一段时间,因为我爱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看到《弟子规》里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一个人能在父母跟前尽孝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可是爸爸的幸福就被我夺走了,为了我,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奶奶去世的时候他也没能回来,也许有人会说,照顾和教育子女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可是照顾自己的父母也是孩子应尽的责任呀。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遗憾,就像爸爸,他的遗憾是没能在奶奶跟前尽孝,而我的遗憾是没有替爸爸照顾好奶奶。蔡礼旭老师说,人生需要抉择,可是在尽孝和教育子女这两个问题上进行抉择,要放弃哪一个都会给你的一生留下遗憾。

  那年妈妈病了,我照顾了她一个暑假,不照顾人不知道,原来照顾病人真的要很细心。我做饭不好吃,我就慢慢学,妈妈从来都不会说难吃,她都会说谢谢女儿给我做饭,我眼泪都流出来了,那时我真的很希望爸爸在家,能给妈妈做点可口的饭菜,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我只能硬着头皮去学做饭。后来妈妈病好了,她就和朋友说,我家女儿很会照顾人,我听了,心里很惭愧,为什么我就没有早早的学习做饭呢?那样就能把妈妈照顾的更好。

  在我看《弟子规》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是不是每天都能给妈妈打电话,仔细想想,我很少给妈妈打电话,除非是有什么事情。看到一半,我就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让妈妈放心,让她知道我在学校很好。其实孝顺就是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不一定要晨昏定省,但是我们也要经常给长辈打电话,告知行踪。

  《弟子规》这些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做,那就能带给父母亲更多的快乐那,可不是物质的东西可以媲美的。

  出则悌观后感

  出则悌说的是兄弟姐妹和朋友间的相处之道,以及和长辈在一起应遵守的规矩,在这些规矩中,训练小孩子要有礼貌,爱护兄弟姐妹懂得尊重别人,家庭和睦,父母自然就快乐,在这个和睦中就存在孝道。

  今年我去哥哥家帮忙看孩子,他家有两个孩子,大的女孩10岁,小的男孩6岁。在哥哥家住了一个月,我感慨颇多,他们家里是一个小王子,一个小公主。一天爷爷和孙子说:“你今天不能玩电脑,你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呢。”这时爷爷就抱着孙子去书房,孙子却开始用力打爷爷。又有一天孙女说:“奶奶,你今天做包子吧。”奶奶问为什么,孙女说:“弟弟不喜欢吃包子,今天他欺负我,咱们饿他一天,让他不能吃饭。”我不知道发生这两件事情以后,他们的爷爷奶奶是怎么想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哥哥家里的两个孩子是真的不太懂事,他们真的是不太懂得尊敬别人不懂得恭敬,不知道如何对待老人。如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了。

  三月一号,女孩开学了,每天我辅导她学习,早上叫她起床,可是我发现,女孩每天写作业一定要人陪,没有人看着她就不会写作业。早上起床以后从来不叠被。有一天周末,我们起床,我说:“美航,我们起床以后是不是应该叠一下被子呢?妈妈每天那么累还要给你叠被子,你是不是也可以帮妈妈分担一点呢”。于是我每天都和她一起叠被子。

  一天,我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玩游戏,男孩输了,可是他却狡辩说他没有输,(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就因为这个事情,他们两个人打起架来,我现在很想知道的是,我要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改掉这种不好的坏习惯呢?其实两个孩子能一条心才能让家庭更加和睦。

  提到钱财,这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钱财乃身外之物”和“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话对现代人来说可能是非常遥远的事了,现在很少有人会这样看,一般的人都会想“数钱数到手发软”,为什么现代人把钱看得这么重呢,因为功利主义占据了人心,中国提出反腐倡廉,打击贪官,同样被打击的贪官也很多,为什么他们要贪污钱财呢,因为他们看中名利钱财,名利对人愁缠身呀,一个人活的开心远比有钱重要的多,把钱才看轻,在人与人相处时就会少了许多矛盾,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在云南地震的时候还能援助日本,这是多么大的慈悲之心呀,钱财不是重要的,人的生命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在日本地震后说日本地震是以前侵略中国时的报应,也许吧,可是一个民族在另一个民族人们正在承受灾难时嘲笑他们,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许多网友对中国援助日本表示不理解,可是我却觉得这正是中华民族包容心的体现,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有野心的国家,中国爱好和平,它是一个大海一样能包容万物的国家。

  有时候我就觉得我的妈妈真的对我起了很多好的影响,妈妈从来不会特意给我留什么好吃的,虽然她很爱我,但是妈妈能分清什么时候应该宠爱,什么时候应该好好教导我。记得有一次妈妈做饭做的很少,我不敢吃,吃了一点就说我吃饱了,我先去玩啦,后来爸爸妈妈吃完饭以后问我吃没吃饱,要是没有吃饱还有饭呢,于是我说那我在吃一点,这件事情在以后经常被妈妈挂在嘴边。那时妈妈觉得她很幸福。

  现在我们经常在公交车上看见有“孕妇席”“老人席”,可是有没有人注意过,那个座位上做的都是谁呢?大多是年轻人,于是各个城市都提出给老人孕妇让座的宣传。这时有的人说,这是中国古代最简单的连儿童懂得的礼仪,我们却要在现代当成一种工作来宣传,是不是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呢?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有一位老师对我影响颇深,他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有一天他和我说:“我之所以能站在讲台上,成为一个教员,那是因为有许多比我年龄大的人坐在课桌前用渴望知识的眼神鼓励着我,是许多比我年纪还大的人在路上见到我还叫我一声侯老师的真诚感动了我。”反观现代的学生,看见老师如同看见了陌生人,有时见面笑一下就算打过招呼了,连一句简单的“老师好”都不说。老师辛苦的教授我们知识,难道他们的辛苦我们不应该予以报答吗?

  谨而信观后感

  中国人经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我觉得在金价如此疯长的年代,“一寸光阴应该是n寸金”啦。时间就是生命,现在我们年轻可能感觉不深,但是当我们看看自己父母脸上的皱纹时,你就会发现,时间悄悄的溜走了。每个人每天不一定要睡很久,每天早起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应该在少年时努力充实自己。现在我还觉得大一军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可转眼间我以将要离开这座象牙塔去面对社会了。我人生的时间已经走过五分之二了,回首自己走过的岁月,悲伤似乎都不见了,时光的长河慢慢的将我生命中的沙粒冲走,留下的只是璀璨的珍珠。岁月如梭光阴易逝,少年人转眼间就会成为老年人,珍惜我们宝贵的时间吧,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实自己。

  现在的服装,非常崇尚个性,年轻人更是要求出位,在我所熟知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女孩在夏天穿着很短的裙子很小的T恤,脚上穿着拖鞋,脸上画着浓妆,就这样慢慢走到教室去上课,课堂是一个严肃的地方,我们怎么能穿着如此随便呢。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全家的宝贝,平时什么家务也不做。来到学校上学,一个人独立了,可是生活上所有的事他都不会,干净的宿舍慢慢的变得很脏,他都不会收拾,孩子除了学习重要之外,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学习也很重要。提到对孩子生活能力的教育,我们不得不说西方国家做的很彻底。记得那天我和朋友约好去给我的英语口语老师讲中文,到了他的家里我发现他正在和他的孩子进行拉锯战,老师说:“JOHNNY,你要自己穿鞋子我不会帮你”。但是孩子却说:“平时都是奶奶帮我穿”于是他们僵持起来,5分钟过去了,孩子自己把鞋子穿好去上学了。这不得不让我们感慨,中国这种包办孩子生活的做法其实是不对的,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我们不能剥夺他们学习生活的权利,相反我们应该帮助他。

  说到人在物质方面的追求,其实人不一定需要多好的物质生活,一日三餐吃饱就好,衣服够穿就好,需要什么买什么,不是必须要买的东西何必要去买呢?知足常乐,虚幻的物质享受只是一时的,你开心也不过很短的时间,但是如果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做善事上,花在需要的人身上,那么你所得到的善报会更多。现在有很多人都有仇富的心理,一个人没有什么就想要什么,但是得不到他就会嫉妒,慢慢的嫉妒变成仇恨。其实一个人能时时怀揣一颗平常心是很重要的。看淡那些身外之物,看重自身品德的修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个急脾气的人,很多时候我都想快一点把手上的事情做完,但是,匆忙易出错,很多时候我都不能很完整的做好一件事,总是丢三落四。后来朋友给我出了一个好办法,每次做事之前先拿张纸把步骤记下来,这样能避免出错,慢慢的我习惯了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快速的、完整的做完一件事情。脾气急躁是北方人性格的一大特点,有的时候一句话说错了,可能就会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其实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是很容易的,但是我们要有恒心,好的性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都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说话前三思而后说,发脾气前深呼吸,这些简单的小方法其实是非常管用的。一个人心情平和才能清楚的看清自己,看清世界。

  记得以前我和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哲理名言说得都很对,我也知道,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其实不是我做不到,只是我不去做,或者说目标太遥远让我心生胆怯。蔡老师说“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目标,但是目标的大小要适合每一个人。记得有一位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说过他的跑步秘诀,那就是把长长的赛道分成很多份,当他跑到一个标志物前时,他心里想我已经完成了一个目标,那么他就有动力向下一个目标努力。做人也一样,目标远大很好,但是在远大的目标也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行善也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慢慢的你会发觉你可以做更多的善事,一滴雨不足以解救干涸的土地,但是千万滴雨就会是一场甘霖。人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给自己一个合适的目标远比给自己一个远大的目标更有实际意义。

  听了蔡老师讲小朋友们之间互相指出缺点后,还会鞠躬并说一声谢谢。小朋友都能做到的事情我却做不到,真是羞愧呀!想想自己多年来很少能正确的对待别人的批评,总觉得自己面子很重要,其实当自己以为自己的反驳维护了面子,其实在朋友眼中你的面子早已荡然无存了。

  泛爱众观后感

  “泛爱众”的意思是,对于大众有关怀爱护的心,如同苍天与大地,绝对没有私心,不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宝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给予保护和承载,纯是一片仁慈之心,不为名利毫无虚假 。

  看到“泛爱众”三个字,我想起了两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两句话说的都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一种社会状态。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妻儿一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妻儿,这个社会将是和谐的、美好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就会教育孩子说,以后要是你学习不好,你就得当服务员或者是清洁工。其实无论什么工作它都是工作,工作性质不同,但是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普天之下的劳动人民最可爱,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里说的:“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你吃啥?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你穿啥?吃穿都没有了你还臭美啥?”只要你辛勤的劳动那你就是最美丽的人。

  当你去买衣服有人帮你开门,那么请微笑着说一声“谢谢”,当你去吃饭有人帮你拿来餐具,那么也请你微笑着说一声“谢谢”。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是可以感染一个人的,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可以给人温暖。不要吝啬你的微笑,中国人常常说“笑一笑十年少”,当你对别人微笑时你也在保护自己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有一次朋友的脚受伤了,我每天都给她打水、买饭、换药,她的病很快就好了。可是有一天我在下楼时也崴到脚了,她却没有照顾我。那时我心里很不平衡,我和爸爸说,为什么我对她那么好,她确这样对我。爸爸说:“当你对别人付出的时候不要想到回报的问题,别人怎么做这不是你能左右的,你要爱别人并不求回报。”。有的时候,人们总是在想着我能得到多少?而很少有人会去想我做了多少,我让别人得到了多少?请不要再埋怨别人给予你的回报太少,在此之前,你应该仔细地想一想你对他们关心和付出有多少。当别人有了麻烦,你是不是热心地帮助他们解决;别人生活中有了不幸,你是否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他们。

  有时候我们给朋友打电话从来不看时间,我有一个朋友经常是半夜十二点以后给我打电话聊天(我的朋友11点下班),其实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可是我每天还要上课,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很没有精神,于是我和他说,以后我们每周周六聊天,这样周日不上课我可以多睡一会。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朋友间可能就会出现裂痕。

  有的时候我们和朋友闹别扭或者看不惯他的处事方法,我们就会和另一个朋友说起来,这也是扬人恶。朋友知道了,我们关系就很不好了。朋友间的交往应该是坦诚的,有什么建议应该当面说清楚,并不应该背后议论。

  而亲仁观后感

  我很喜欢爸爸给我起的这个名字,朱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什么叫“朱墨”,爸爸是这样给我解释的:“朱”是红色,“墨”是黑色。人的一生不可能一点缺点也没有,但是“朱”在前,是希望你能优点多,做好人,存好心,办好事,并且慢慢的把你身上的“墨”变成“朱”。 能够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进步,过错也跟着减少。如果不肯亲近仁者,无形中就会产生许多害处 ,小人会乘虚而入,围绕身旁,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

  余力学文观后感

  对于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应该努力实行的本份,却不肯力行,只在学问上研究探索,这是“光说不练假把式”,这样学习《弟子规》怎么可以呢?相对的 ,如果只重力行,对于学问却不肯研究,就容易执著自己的看法,而无法契合真理,这也不是我们所应有的态度。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孩子一起需学习武术,一个孩子见到教练就开始学习,一遍又一遍的模仿教练,还有一个孩子只是站在那里看,最后,教练让他们一起做一遍,两个孩子做的都很好。其实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是根本在于你有没有论文范文http://www.chuibin.com/ 学会,在实践中你能不能真的会用,有没有记在心里。对于《弟子规》的学习,应该是学习配合善行,在不断的探索、思考、学习、反思中提升自己。慢慢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我对讲座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匪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老师布置做的工作,总是很着急的去完成,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老师批评。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对于事件的合理利用是每一个人都应学习的,现在的学生每天都有大块的时间来学习,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心理上认为只有大块的时间才能用来学习。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会有空余。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我有机会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感恩净空法师,感恩蔡礼旭老师。要报佛恩,报师恩,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励志传承《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品德,象蔡礼旭老师一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帮助更多有缘人。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