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迫击炮附加药盒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5-09-19 22:15来源:100550
制备了一种新型可燃药盒(NCCC),并与抽滤模压可燃药盒(SMCCC)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可燃药盒的抗压强度从32.68Mpa提高到94.18MPa

国外的附加药盒的材料大部分使用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制作过程和我国的布基药盒原理相同,调整药盒数量较为方便,但是其低温性能不好,在温度较低时,附加药盒的韧性不足,在装配时易发生折裂,甚至会影响弹道的稳定性[5]。

唐浩宇等设计研究了一种耐自燃温度药盒,与传统附加药盒相比,其突出性能在于它能提高附加药盒的耐自燃温度,使附加装药的耐温时间增加。该药盒是在原附加药盒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涂层材料。它以纤维素胶作为外涂层,硝化棉胶作为内涂层、癸二酸二辛脂为增塑剂,在一定的温度(-40℃~+50℃)下,使之既具有可塑性又具有可燃性。粘结胶中加入醋酸丁酯,增加了粘结能力[5]。

葛瑞荣等结合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在微孔聚合物中的应用,对具有多孔结构的高能迫击炮附加药盒材料进行研究。为保证附加药盒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采用耐热性炸药RDX为含能组分,惰性聚合物为黏结剂,并对材料内部形貌特征、能量、燃尽性、燃烧速度、耐热性和吸湿性进行了测试[6]。但该研究成果还停留在试验阶段,离工厂实施生产还有较大距离。

堵平等人为改善可燃药盒的力学性能,制备了一种新型可燃药盒(NCCC),并与抽滤模压可燃药盒(SMCCC)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可燃药盒的抗压强度从32.68Mpa提高到94.18MPa,表明力学强度得到明显改善,同主装药共同装药时的燃尽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是NCCC 药盒存在一定的点火延迟现象[7]。

参 考 文 献

[1] 李便花,潘会平,苑哲,等. 基本装药铜座与保护帽脱落故障分析及工艺改进[J]. 新技术新工艺, 2014, (3): 113-116

[2] 李向东,钱建平,曹兵,等.弹药概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135-136. 

[3] 赵喜发,李志龙.铿锵记忆——我国早期迫击炮弹大观[J]. 轻兵器, 2007,(21): 20-23.

[4] 丁世用.兵器构造和发展概论——第二篇兵器构造概論——第四章 弹药构造[J]. 现代兵器, 1984(9): 55-83.

[5] 唐浩宇. PP87式82mm迫击炮远程杀伤榴弹发射装药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6] 葛瑞荣.多孔结构的高能迫击炮附加药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爆破器材, 2015, 44(5): 61-64.

[7] 裔璐,堵平,刘琼.一种新型可燃药盒的特性研究[J]. 含能材料, 2016, 24(10): 990-994.

[8] 程石. 聚能装药在炮兵子母弹中的应用研究[J] . 火工品, 2007,10(5): 9-12

[9] 张洪林. 模块装药性能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1.

[10] 刘国东.阳极支撑SOFC及NI-YSZ掺杂包覆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5.

[11] 王志敏.浅析稀释剂挥发性测试和胶凝数对比实验探讨[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0(10): 10-12.

[12] 陈慧雪 ,陈福林, 岑兰.木塑复合材料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J]. 塑料制造, 2008 (8) : 86-92.

[13] 陈萍. Sialon陶瓷注射成型与脱脂工艺的研究[D]. 镇江: 江苏大学, 2010.

[14] 常婧婕, 微波法制备的SO_4~(2-)/ZrO_2系列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  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 2012.

[15] 张美凤.含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侧链基团的高分子合成与层层组装[D]. 沈阳: 东北大学, 2015.

[16] 赵其林.球扁药低温度系数装药研究[J]. 火炸药学报, 2004(4): 43-46.

[17] 万学仁.某型航空炮弹内弹道性能储存可靠性试验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1(1): 72-75.

[18] 金涌,杨春霞,李海元等.电磁发射中初速测量的初步分析[J]. 工程与试验, 2010,50 (3): 9-12.

[19] 高华.基于VXI总线的弹丸测速模块的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迫击炮附加药盒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chuibin.com/yanjiu/lunwen_2060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