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表演形式上,此部作品的创作突破了传统人偶儿童剧模式,创新了儿童剧舞台的艺术表演形式。传统的人偶儿童剧表演形式单一且枯燥,其艺术品质往往没有感染力。而且单纯的杂技、魔术多是由难度较大的动作技巧构成,缺少了情节与主题。
而《红》剧创新性的将“人偶儿童剧”“杂技”“魔术”这三个元素融合一起,既保留住儿童喜欢的动物、卡通、音乐等要素,同时也增加了惊险刺激的魔术与杂技表演形式,打破了儿童剧舞台的单一局面。并且,在杂技设计中惊险不断,魔术的设计也呈多样性让儿童们参与其中,屡获小朋友与家长们的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杂技与魔术元素的推动不仅让剧情发展更为连贯与精彩,同时在创作中也融入了与儿童互动的环节,演员走下舞台与观众们零距离,并让儿童上台参与游戏,让儿童们在看到杂技与魔术表演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舞台艺术的魅力。[1]让儿童更深刻感知到此部儿童剧的主题思想——了解动物、善待动物、热爱自然。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与轻松欢快的情节向他们剖析严肃的主题,进行美的感染。
在美的感染过程中,培养了儿童积极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意志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锻炼,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尽可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与周围事物,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此部儿童剧的创作意义不仅仅通过多样的表演形式为孩子们带来视觉的冲击,也通过主题思想传递给孩子们正能量,让他们对其它生命与亲情有更深刻的体验与教育,具有寓教于乐的意义。
二、《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的角色分析
《红》剧作为全国首部融合了杂技与魔术因素的儿童剧,参演的所有演员均来自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队,除此之外,演员们还兼顾舞美、服化道、配乐等诸多事宜,最终为观众们呈现出充满童话气息的奇幻世界。
(一)主要角色的构成
《红》剧的的主角之一妞妞是全剧的核心人物,她能够对动物们所受的伤痛产生同情心,这一点也促使她展开了将动物放归自然的行动。可以说妞妞这一角色是推进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其演员在表演上所展露的情感就由为重要,除去要演绎孩童独有的天真烂漫与善意,还肩负着让观者代入主角视角并达成情感共鸣的职责。
《红》剧的另一主角则是红鼻子,红鼻子作为马戏团班主,在剧中的呈现是由恶到善的转变,这一点的处理是尤为重要的,如何在情理之中、顺理成章不仅仅是编剧的职责,更是演员的演绎。[2]当一个角色有所转变时,其内心必定有潜藏的善面,因此演员对此的处理也是一大核心,是能够让观者感受到其犹疑与善恶两面的关键所在。
除去主角外,负责演绎动物的演员更是《红》剧的亮点所在,诸如狮子大力士、跳肚皮舞的斑马驴、毛绒动物、魔术小丑以及走钢丝的小熊等。作为杂技队出身的他们将杂技与魔术融合,带来精彩表演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戏团表演的黑暗面,使得剧目不会太过压抑,同时也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使得孩子们能够喜欢上这些动物,并对之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红》剧以象征孩子的妞妞、反派红鼻子与动物们三方构成,这样的演员结构清楚的划分了立场——妞妞的善、红鼻子的恶与受到迫害的动物,在戏剧表演上能够让观者深入其中。
同时,演员们在塑造角色的时候需要注意动作与歌舞上的设计,其形体动作要随意自由,除形体上要天真具有童趣外语言动作方面也要符合儿童幼稚、简单、单纯的风格。演员为能够刻画出鲜明的角色以及展现出角色的内心世界,歌舞上要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表演。所以,可以总结出,演员的构成尤为重要,缺一不可,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舞台剧。 儿童剧《红鼻子和妞妞马戏团》的表演研究(2):http://www.chuibin.com/xinwen/lunwen_2062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