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乳液反应法
微乳液法是在表面活性剂的保护之下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形成微乳液,即溶剂中的一种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溶剂中。这些小液滴可作为沉淀析出的未反应器,使形核、长大、聚结、团聚等过程都集中在一个体积很小的球形液滴中。此法可有效地防止颗粒团聚,得到的粉体粒度分布窄、尺寸小。
(4)溶液-凝胶法
溶液-凝胶法是将金属醇盐溶解于有机溶剂,通过蒸馏使醇盐水解为活性单体,再聚合为溶胶,并加入水使溶胶转变为凝胶,凝胶在真空状态下低温干燥制备氢氧化铝干凝胶,最终通过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铝纳米粉体。溶液-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铝粉体纯度高、粒径小、化学均匀性好,反应易控制。但金属醇盐价格较高、有机溶剂毒性大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难以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
1.3.3 气相法
(1)化学气相沉积法
化学气相法使用含铝的液相或固相物质,利用等离子体、激光和电子束等使其加热挥发,被保护气体输送至反应槽发生化学反应,经过形核与长大两个阶段形成超细粒子,最终颗粒进入回收槽,保护气体循环使用。通过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从而控制粉体的晶型、尺寸和形貌等。
(2)蒸发冷凝法
德国科学家H.Gleiter最早利用蒸发冷凝法制备出纳米粉体,随后在真空条件下对所制备的纳米粉体原味加压得到。通过调节反应的压力、温度以及蒸发物质的速率和含量,从而控制纳米粉体的尺寸。制得的纳米粉体团聚轻、表面清洁,但是难以控制形貌。
1.4 纳米氧化铝的研究进展
自从德国科学家H.Gleiter等在1984年首次制备出超细Al2O3粉末以来,国内外对超细球形Al2O3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美国的Suresh等在氧气中使用直流等离子加热铝粉,铝粉蒸发形成气相与氧气反应生成分散性好、粒径小的球形Al2O3颗粒;韩国的Kim等将硝酸铝和尿素混合,随后加入活性剂CTAB,最终通过离子溅射高温分解得到无团聚的球形Al2O3颗粒,其比表面积高达322 m2/g;Li等从过饱和的铝酸钠溶液中沉淀出Al(OH)3,在1150 oC煅烧后得到尺寸为30~40 nm的球形Al2O3;闫世凯等以球磨后的角形粉为原料,用RF等离子体球化和分级技术制备了4 μm球形Al2O3粉体。
目前液相法制备的Al2O3粒度和形貌达不到要求,团聚严重、球形不规则,这些都需要改进。因此,研制低成本工艺技术用于制备分散好、球形规则、颗粒尺寸细小的Al2O3粉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及性能研究(4):http://www.chuibin.com/wuli/lunwen_20620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