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有教无类

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不论聪明还是愚笨,不论年长还是年少,只要想学习,都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验证自己的思想,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对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人都是一样的,不偏爱、不歧视任何人,将自己的所知道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们。

3.3 教学相长

教师是学生们所效仿的榜样,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学习。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具有优秀的品德,能够为学生们做出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这些都表明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同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充分表明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学习的,当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优秀的地方学习。五四运动后,陶行知提出教师应该向学生学习,释放学生的天性,给予学生身心的自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注重学生的自动与自主学习,教师也从学生身上学习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上一篇: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建构主义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构建的策略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

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调...

小学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型小学教师技能培养模...

小学新型填鸭式教学问题与反思

面向PS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