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文 献 34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来源于某研究所的项目--无人机对地通信的抗多径干扰方向,并对通信准确性方面有极大意义。从民用通信方面来讲,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无线通信,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也是现存运营商及设备商一直努力的目标。
在无线通信方面,通信方式一直有着高质量、高稳定性的目标,而扩频通信技术,也是因此而诞生的通信技术。扩频通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就是因为其极好的保密性。而究其原因是扩频码具有高自相关和低互相关的特性。所以在二战期间,扩频通信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之后美国公司把其发展为商用蜂窝电信技术,并普及到民用通信。设计扩频信号时需要考虑两大因素:1、大冗余度,其目的就是要减少数字信号在传输时受到的干扰;2、伪随机性,即接收到的信号像随机噪声,除了目标接收机,很难被其他接收机解调。在扩频技术中,调制的基本信号采用了PN码,因此有了许多独树一帜的特点,也因此得以迅速发展,在定位导航、数据传输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1]。在移动通信中,接收信号是在接收端多个路径上的信号叠加,这些路径是由树木、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的散射、反射和衍射而产生的现象称为多径传输[2]。而因为多径现象的存在,从而使得在接收端各个路径之间相互干扰,这产生了多径衰落的现象[3]。
而本毕业论文中旨在针对多径衰落现象,结合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对其中的Rake接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Rake接收机中核心算法的了解研究,提出新型算法应用在Rake接收机中。从而在保证原来接收机性能的条件下,使得Rake接收机复杂度降低。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安排
本毕业论文中主要对扩频通信系统中的Rake接收机进行了研究,首先了解传统Rake接收机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所使用的Rake接收机,然后发现其劣势,结合实际,进行改进。重点研究在于信道估计的算法。有以下几部分:
1、从扩频通信系统中重点理论出发,着重研究了所需理论基础、随机扩频序列的特点、载波同步等,奠定研究Rake接收机的基础。
2、通过对多径现象的研究,引出Rake接收机,并且对仿真多径信道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对抽头延迟线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终为新型Rake接收机奠定基础,建立起信号模型。
3、针对于低信噪比环境,结合统计学中的贝叶斯定理,提出了贝叶斯Rake接收机,这种Rake接收机可以在低信噪的环境下较好的工作。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讲述Rake接收机的研究意义和扩频通信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及应用,及对本毕业论文中主要内容的概述。
第二章为本毕业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扩频通信系统中的多项关键技术以及通过对多径现象的介绍,引出本毕业论文中研究的中心——Rake接收机。
第三章提出了本毕业论文中的新型Rake接收机——贝叶斯Rake接收机,通过详细的推导,阐述了贝叶斯Rake接收机设计的原理和接收机抽头权重的递推计算方法。
第四章为本毕业论文中的总结。
2 扩频通信系统与Rake接收机
2.1 引言
扩频通信是对信息码进行调制的一项技术。扩频就是信息码经过伪随机码(扩频码)的调制。经过扩频后的信号能量在统计特性方面类似于高斯白噪声,统计特性基本与伪随机码相同,并且将会分布在比原始信息码信号宽很多的频谱内。在接收端,进行解扩处理,将目标信息码还原。 贝叶斯Rake接收机设计(2):http://www.chuibin.com/tongxin/lunwen_20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