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设置不同光密度处理,考察不同光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确定植物工厂内适宜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生长的光密度,为马铃薯脱毒原种生产与植物工厂的运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脱毒原种品种为“费乌瑞它”(英文:Favorite),由山东希森公司生产提供。
1.2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农机实验室开展,待马铃薯脱毒原种全部出芽后,选取形态长势一致的种薯移栽入栽培框(高18cm*长60cm*宽40 cm)内,每框6株(株行距为20cm*20cm),每个处理下三次重复。以直径3-6mm的火山岩为栽培基质。以LED复合光(R:BW=2:1)为人工光源,光密度设置为:200µmol•m-2•s-1(RBW200)、300µmol•m-2•s-1(RBW300)、400µmol•m-2•s-1(RBW400)。环境条件如下:植物工厂内温度设置为白天22±1℃,晚上16±1℃,光周期12h•d-1,相对湿度控制在白天70±5%,晚上60±5%左右,CO2浓度为400ppm。正常水肥管理。出苗后25天进行取样,每个处理下随机抽取长势一致的3株用于测定指标。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长指标
株高:用钢卷尺直接测量,以植物自然状态下地上部最高主茎的基部至生长点的高度为准;茎粗:用游标卡尺测量,以植株与土面的交界处地上茎直径代表;冠径:用钢卷直尺测量;鲜重:取马铃薯完整植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滤纸擦干表面水分后称鲜重,将地上部与地下部分开后分别称重;干重: 105℃杀青30分钟,然后在80℃下烘至恒重。壮苗指数计算公式:壮苗指数=茎粗*鲜重/株高。
1.3.2 生理指标
光合色素含量测量:新鲜叶片0.1g(打孔器打孔,记录片数,求比叶面积)。亦可取近似叶片,记录质量即可。放入试管中,加入5ml叶绿素提取液(丙酮:无水乙醇=1:1),以提取液为对照,封口在暗处静止6-8h,分别在663、645、470nm下测定吸光度[19]。
蔗糖含量测量:取植株各部位干样0.05g加入10ml蒸馏水,在80-85℃保温30min后制为提取液。取0.1ml提取液,加0.1ml 2mol/L NaOH,100℃沸水浴5min。冷却后,加3.5ml 30% HCL,加1ml 0.1% 间二苯酚,80℃水浴10min,480nm比色(可过夜后比色),并通过标准曲线查蔗糖的含量[19]。CK为水溶液。
1.3.3 光合指标
在马铃薯苗期,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美国,Li-Cor公司),于上午9:00-11:00间,各处理下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以各植株的倒三叶作为测量叶片,每个处理下重复三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细胞间CO2浓度(Ci)。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AS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来进行多重比较。显著水平a=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光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
2.1.1 不同光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由图1可看出,不同光密度处理对马铃薯脱毒原种的株高有显著影响,随着光密度的增大,马铃薯株高显著降低,三组光处理均有显著差异。RBW300处理的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两个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RBW200处理的冠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两个处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的叶片数在RBW200处理和RBW300处理的叶片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地高于RBW400处理。 不同光密度对马铃薯脱毒原种苗期生长的影响(3):http://www.chuibin.com/shengwu/lunwen_20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