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便是本文对英武山森林旅游开发的对策研究。经过对英武山风景区的实地考察,综合学习旅游界内关于森林旅游事业的开发经验,结合自身所学尝试性提出关于英武山森林旅游开发的有效对策。主要目的是以下两点:第一,利用相对系统、科学的对策合理对英武山景区进行开发,主要解决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些问题,以期促进英武山的旅游发展;第二,转变当地居民资源利用观念,协调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1.2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现阶段旅游时代背景,学习森林旅游界内先进管理开发理念,通过对英武山风景区实地考察、网上调研的实证分析,提出关于英武山森林旅游开发的有效对策。
全文可分为四章,基本内容为: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
第二章为英武山的概况,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英武山概况进行介绍,包括英武山的行政区位、英武山经济背景以及英武山周边自然村的简介。其次是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网上调研实证分析,为下文开发策略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章是对英武山景区目前的发展状况做出简评,并提出现阶段英武山森林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为基于当前英武山景区管理开发现状,提出关于英武山森林旅游开发的改进方案。包括英武山周边自留山的整合管理;森林公园功能分区规划;特色旅游产品的生产开发。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
1.3.2国内关于森林旅游的研究
2.云南师宗英武山森林体验旅游的实证分析
本文所调查对象假设为具有一定休闲时间,并以获取休闲为目的、具有一定消费水平出游的森林旅游消费者。因此,所调查获取的数据针对此次关于云南师宗森林体验旅游的开发建设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2.1研究区域概况
2.1.1英武山概况
英武山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南部,属乌蒙山南延尾部,系喀斯特地貌丘陵缓坡,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英武山总占地面积达50平方公里,其中以1.8万亩的野生马缨花自然群落为旅游核心区。
英武山属于亚热带山地气候,森林覆盖率高达90%,植被丰富。其中以大树杜鹃、麻栎、青岗栎、红木荷、杉树、华山松、旱冬瓜为主,亦可见少量小叶榕树,还有部分松树生长。此外,英武山还有大量的野果树,包括野核桃树、野猕猴桃、野樱桃等,英武山天然野果园的名称即来源于此。
英武山附近的村落主要有拖落、小法快、海子村等,皆属于师宗县龙庆乡下辖区域的自然村。其中,拖落村现有居民约200户,农村劳动力约600人,均以农耕收入为主;小法快村居民约80户,人口约300人,多数人在当地开办农家乐,以旅游收入为主;海子村曾用名畜牧场,约住户90户,人口300人,多数居民以放养牲畜、采伐少数林木为主要收入来源,且海子村有多数住户有自留山依附在英武山周围。三个自然村原住居民以白彝族、壮族为主,并保留着自己的民族特色。①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年,壮族的泼水节、千花会等在当地一直得到延续。②独特的茅草屋、土基房。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部分人在政府的扶持下都能起新房、住新屋,但仍然有老辈人更愿意住在茅草屋内,茅草屋相对于现代砖房可能有欠美观,但其冬暖夏凉的特性更符合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另外也是他们对过去生活的一种追忆和缅怀。③当地许多青壮年都有着丰富分狩猎经验,闲时三五成群的结伴进山,更多的时候是融入到大自然中,不管有没有收获都喜欢到森林里游玩,并产生了“山花子”的传统,延续至今。 云南师宗英武山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研究(2):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6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