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徐州汉文化旅游简介
徐州简称徐,又称为“彭城”,是江苏省的地级市,处于江苏的西北部、华北平原的东偏南部位,东临连云港,西连萧县,南接宿迁,北临微山湖,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徐州穿过。与此同时,徐州也是陇海、京沪两大铁路的主干线交汇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徐州在二十年前为推进徐州旅游业的发展,传播东汉和西汉传统文化,对原先的彭城文化节进行创新,为更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向国际发展,将名称改为汉文化国际旅游节,十月份在徐州举行汉文化内涵浓厚的节庆旅游。文化国际旅游节相较于原先,活动时间延长了,宣传推广也增加了,面对的客源市场也扩大了,针对两汉风俗,如服饰、饮食等方面都设计了活动项目,为徐州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徐州的经济增长发挥了作用。所有参加汉文化国际旅游节的游客,可观赏到富含汉代文化内涵的表演,如《高庙祭典》、《汉宫盛典》及汉舞曲、汉乐府、汉民俗表演,还可观赏汉代三绝“徐州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徐州在古代地处军事要地,使得徐州旅游景点都富含历史底蕴,如项羽戏马台、淮海纪念塔等。在徐州汉墓中出土的文物都展现了徐州的历史风韵,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品等也是徐州的一大特色。经过历史的磨砺,经过文化的熏陶,徐州将历史、文化、自然、民俗紧密结合,形成了专属与徐州的特色汉文化旅游。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库(维普)、中国民俗网、中国民俗文化网、中国期刊(清华)、地理杂志,查找有关于民俗节日旅游活动的影响与居民旅游感知的文献,搜集尽可能多、尽可能全、尽可能详细的资料,并通过严谨的科学态度、真实准确的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辨别真伪,最后得出全面而且准确的结论[3]。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时将访谈式和网络式结合,先在网络上对相关目标人群进行问卷预调查,其次对问卷的问题进行修正,而后对预调查的人群进行划分,选择代表性强的类型,最后在代表性强的人群聚集地发放现场问卷并填写,收集填写的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
(3)调查数据分析法。首先整理调查问卷,将填写不完整或态度不认真的无效问卷删除,其次将填写答案互相矛盾的问卷剔除,再次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将正确、有效填写的问卷输入电脑,最后利用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并获得报告。
(二)问卷详情
1. 指标的选取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研究目的地居民对民俗节日旅游活动的感知时一定要清除所有违背主观的因素的干扰,正确的建立当地居民对民俗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测评。
2) 系统性原则
民俗节庆旅游活动的影响范围较广,因此对旅游评价的选取必须全面地系统地体现民俗节庆旅游在各个方面对当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影响。各种指标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体系,科学的评价当地居民对民俗节庆旅游的影响各方面感知的状况。
3)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指要以现实作为依据,要易于获得,便于调查,调查居民对民俗节日旅游影响的感知,最主要目的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当地民俗节庆旅游活动的建设[4]。
2. 调查问卷构成
设计问卷时,利用前人总结的调查项目,再听取相关座谈,与徐州景区实际状况相结合,确定了20项的测量问卷,包括对汉文化的景点了解问询、活动参与情况、历史人物认知、整体印象满意度、景区丰富度、总体态度的调查。 居民对民俗节庆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研究以徐州汉文化节为例(3):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