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同时又非常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特点之下,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其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典型方式:债权融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利用外资、房地产信托等等。但是,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是房地产行业的主要融资特点。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初期,房地产公司对银行贷款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曾在其总资产中占比高达70%以上,作为银行不良资产的可能来源,会引起一定的经济波动。随着国家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银行贷款的标准正在不断提高,信托融资的标准也正在相应的提高,开发商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本文聚焦于房地产行业的融资结构,通过分析部分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试图寻找其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寻找适合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房地产上市公的融资结构,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二、 文献综述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与之对应的融资结构的研究比较落后。
对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国内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兰功成、戴耀华(2006)选取沪深股的35家房地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其融资结构相关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他们认为公司资本经营能力与融资结构存在负相关性,税盾效应与融资结构为正相关性,而企业规模、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和风险性与融资结构不存在相关关系。陈胜权(2007)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定性分析研究,他从资产负债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顺序等方面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长期负债比重则较低,而往来账款和企业流动负债所占比重较高。张羽,何小三(2007)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2006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总结出房地产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发展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贺红茹(2008)通过23家沪深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验证融资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公司资产担保能力与融资结构呈负相关关系,而公司资本规模与融资结构的相关性不是很显著。兰峰、雷鹏(2008)构造回归模型对上海、深圳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他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呈负的相关性,而公司成长能力与融资结构显示为正的相关关系,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拥有50%-60%的资产负债率时,公司融资结构表现为最佳的状态。邢有洪(2009)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上海、深圳的部分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他认为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权集中程度和非债务税盾与企业融资结构是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企业的资产规模、资产担保价值与其融资结构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刘智景(2009)对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企业规模、发展能力、资产担保价值与房地产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变现为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企业获利能力与企业负债水平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研究者关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解释并没有达成一致,各持不同的意见。且研究房地产行业的文献数量较少,样本数据也不够充分,时间跨度较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经过学者大量的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呈现出明显的外源融资偏好,其中融资结构中,债券融资比重较高。因此本文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房地产行业,实证分析影响融资结构的因素,并相应提出政策性建议。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2):http://www.chuibin.com/guanli/lunwen_20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