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中小学教师接受礼赠现状调查问卷

时间:2025-06-29 09:54来源:优尔论文
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教师节送礼现象的调查。正如您所了解的那样,对这一现象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差异情况。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

核心概念的界定:尊师重教;礼赠操作化: 一、澄清与界定概念   (一)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它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教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而礼赠是尊师重教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二)“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赠是中华大地特有的一种风俗现象。它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用外之物以饰内情。送礼是一种感情的投资,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达成共识。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崇尚礼仪,几千年来,已经形成一种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这种文化的物质核心---礼品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背景,礼品也各不相同。礼品是信息交流的载体,更多的是传递馈赠的信息和内涵,达到馈赠的目的来营销送礼人的“意图”,完成礼仪、礼品的意义。礼赠一词,原是褒义,但随着商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它发生了异化甚至污名化。在此课题中,它是作为中性词出现的。

二、发展测量指标

   (一)列出概念的维度

   (二)建立测量指标

主要维度 子维度 具体指标

家长 (客观) 送出的礼赠价格

送出的礼赠类型

送礼频率

送礼方式

送礼原因

送礼作用

(主观) 对家长向老师送礼的看法

对送礼和社会腐败的看法

送礼被拒后的态度

教师 (客观) 是否收到过礼赠

收到的礼赠类型

收到的礼赠价格

收到礼赠的方式

收到礼赠的频率

(主观) 是否为是否收礼纠结

对送过礼的家长及学生的情感倾向

如何处理礼赠

对家长向老师送礼的看法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礼赠

二、问卷设计

思路:老师家长双问卷

编号:   

家长问卷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教师节送礼现象的调查。正如您所了解的那样,对这一现象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这些差异情况。问卷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因此,您不必担心您的回答会被别人知道。请您独自回答问题,不用于别人讨论。请选择最符合您的答案,或者最接近您的答案。最后对您的参与,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

第一部分

Q1.您是孩子的(   )

1.爸爸   2.妈妈   3.爷爷(姥爷)   4.奶奶(姥姥)   5.其他

Q2.您的年龄(    )

1.30以下  2. 31—35   3. 36—45    4. 46—55  5.55以上

Q3.您的最高学历(    )

1.初中及以下   2.高中或中专   3.大专   4.本科   5.硕士及以上

Q4.您的职业(    )

1.工人   2. 农民   3.公司职员   4.企业管理者   5.教师   6.公务员   7.军人   8.医护人员   9.专业技术人员   10.其他 中小学教师接受礼赠现状调查问卷:http://www.chuibin.com/fanwen/lunwen_20576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