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残留溶剂是相关药物在制剂、原料药或辅料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具有挥发性有机物, 【4】同时也是药品中具有潜在威胁的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药品生产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明显提高,药品的安全问题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据毒理学研究表明,有毒溶剂的残留对人的身体健康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在生产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毒性最大的溶剂(1类),鼓励使用毒性最小的溶剂(3类)。【5】在原料药的合成工艺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提高产量,但当药品所含的残留溶剂水平高于规定值时,又会对接下来的工艺合成步骤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建立合理可行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是新药尼达尼布的重要原料药之一。在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使用了有机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乙酸甲酯,其中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属于第二类有机溶剂,有一定毒性,应控制残留量,乙醇、乙酸甲酯属于第三类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较小,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有特殊要求。为了保证药品的安全与质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乙酸甲酯残留量进行控制,通过浏览相关文献以及厂家提供的合成工艺【6-10】,确定了这几种残留溶剂的分析方法。照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中提到的药品质量指导原则,为确保该残留溶剂测定方法适用于本品残留溶剂检查,应对方法进行系统适应性、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等项目的验证。方法验证应根据ICH指南Q2中讨论的原则进行。【11】
第二章 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研究
2.1生产合成工艺
新药尼达尼布的原料药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是本次实验的外购产品,其生产制备工艺由生产厂家提供证明。生产过程为:4-氯-3-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与过量甲醇经酯化反应生成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1。以DMF为溶剂,苯甲酸甲酯1和丙二酸二甲酯在NaOH促进下苯环上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得到中间体[4-(甲氧基羰基)-2-硝基苯基]-丙二酸二甲酯2。最后,向[4-(甲氧基羰基)-2-硝基苯基]-丙二酸二甲酯中加入乙酸和甲醇反应,经过水解、酸化脱羧的步骤得到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3。
化学反应式如图1所示。
图 1 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生产合成工艺
根据工业生产合成工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我们选择色谱法进行残留溶剂的检测。以药典的方法为基准确定模板分析方法和色谱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条件的优化形成有效的分析方法,并从专属性、定量限和检测线、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酸性和范围、准确度以及耐用度六个方面对完成的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2.2色谱条件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四部的通则中提到色谱法根据其分离方法可分为:气相色谱法、柱色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等。原料药的残留溶剂检测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气相色谱法是使用气体作为流动相流经装有填充物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的色谱方法,此检测方法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要求所用溶剂与样品不发生反应,溶剂纯度高。
2.2.1进样系统
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为载气,若无特殊情况,一般采用氮气。药典中所提到的进样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溶液顶空进样、直接进样和自动进样。据合成工艺中提到,本次需检测的残留溶剂为有机溶剂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醇、乙酸甲酯,其中存在挥发性组分,所以我们采用顶空进样的方式测定,各参数定为加热箱80℃,定量环100℃,传输线110℃,进样时间1min,加压时间0.05min,平衡时间30min,循环时间35min,待各组分在加热室汽化平衡后,注入色谱柱中。 2-氧化吲哚-6-甲酸甲酯残留溶剂分析方法开发及验证(2):http://www.chuibin.com/yixue/lunwen_20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