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下肢康复器的产品设计研究(3)

时间:2025-10-09 21:43来源:100612
(一)下肢康复器的发展背景 1、我国下肢康复器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康复医疗工作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对于下肢的康复的研究依旧处于刚刚开始的阶

(一)下肢康复器的发展背景

1、我国下肢康复器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康复医疗工作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对于下肢的康复的研究依旧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下肢康复装置可以帮助治疗下肢瘫痪受伤的病人,并且安全性要做到第一位,病人在下肢康复器的帮助下能够获得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其康复效果是长久的。此外,下肢康复装置还能够记录下康复过程中的一些数据及图标,对整体的治疗过程提供有效的参数,这样能够促进下肢康复器对于未来的研究的进一步拓展,进一步研究下肢康复设备辅助治疗中的偏瘫。有潜力提高康复效果,提高康复效率。

2、国内对于现行康复期的研究

    如今现有的下肢康复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站立式下肢康复器、坐式下肢康复器以及传统手动医师康复方式。

当今下肢康复器的市场是越做越大的,逐年提升的,这种增长速度在所有的机器人领域中都是第一位。在国内,有数百万神经史和意外伤害史的病人需要进行康复,其中的三分之一中风后有长期运动障碍。见表1.1

表1.1 国内下肢需要康复的患者使用情况数据分析

3、国内下肢康复治疗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徒手操作的优点在于能对病患的症状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下肢基无能力的患者来说有诸多变通之法,但是传统疗法对医师的身体造成另一种程度的损耗,且费事费力,随着病人数目迅速增大,节省治疗时间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问题。对患者与医生都产生极大的不便。机械治疗虽然能大大节省时间,但其针对性和器械本身的笨重特性又产生另一种程度上的不便。

就患者反应的情况看,无论是由大型康复机器人治疗还是简易的可移动器械,或是医师的徒手操作,都存在无法满足康复需要的情况。康复病人不仅要严格按照康复疗程进行训练,日常还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行走、踩车等等日常训练配合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倘若康复器无法迅速满足病人的各种治疗需要,则会增加患者日常自行学习训练的难度。

因此在国内进行下肢康复时,悬挂式下肢康复器康复对下肢行动能力较弱或者基无的患者,在第一阶段康复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表1.2接受康复的主要人群与救治情况

每一年,老年人数量超过60岁增加1000万在中国。见表1.2,,1.3,1.4

美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在200亿美元左右(人均80美元),如果包括长期护理,将有2000亿美元,而国内康复医疗市场的规模仅为200亿元(每人15元)。如果中国的康复需求水平基本满足,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如果按照发达国家标准,将会拥有超过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根据对未来的预测,到2023年我国的康复医疗产业规模将会达到1000亿元以上,并且往后每年的增长率高达18%以上。

 (二)同类型其他下肢康复器的设计方向与发展趋势

常见的康复手法无非是4种,被动、主被动、主动、牵张;

偏瘫病人下肢肌肉萎缩一般来讲需要评估之后再进行训练,最关键的一项是评测肌力等级再进行训练,当肌力等级为0~2级时建议以被动训练为主,2~3级时以主被动为主,3~4级时以主动训练为主,牵张运动用于肌张力过高,关节活动度受限。

康复手法只是康复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建议以遵从康复治疗师的医嘱进行康复治疗为最佳康复方法。

1、医师徒手操作

我国传统的康复水平主要在于我国一些治疗师的技术和水平。当下病人数目不断增多,如今需要做好的是加强我国的治疗时间。倘若能够利用下肢康复器来加强康复治疗的效果,这会是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传统徒手操作的优点在于能对病患的症状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下肢基无能力的患者来说有诸多变通之法,但是传统疗法对医师的身体造成另一种程度的损耗,且费事费力,随着病人数目迅速增大,节省治疗时间越来越成为关注的问题。对患者与医生都产生极大的不便。见图1.1 下肢康复器的产品设计研究(3):http://www.chuibin.com/yishu/lunwen_2061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