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 浮士德与魔鬼五阶段中形象之对比

    《浮士德》剧中的主要人物是浮士德和靡非斯托,浮士德孜孜不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他和魔鬼靡非斯托经历了追求知识、享受爱情、体验政治生活、探索古典艺术和建功立业五个...

  • 苏童《黄雀记》中季节的内涵

    苏童的《黄雀记》分为上中下三部,且每一部分都以季节命名,这三个季节与各自对应的人物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春天本该欣欣向荣,以喜剧收尾,可是“保润的春天”却以春日...

  • 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的艺术技巧

    张恨水被尊称为“通俗文学大师”。他的小说与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植根于平凡朴实的人民群众中。其笔下的文字将所表达的情感融入了时代背景,以现实为经、言情为纬,...

  • 冈本绮堂与江户川乱步推理小说的比较江户风情的两生花

    摘要:推理小说发源于美国,在英国得到发展,在日本繁荣。日本推理小说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作家,他们的作品独放异彩又相互关联,推动了...

  • 徐则臣《耶路撒冷》意象群分析叙事的多维向度

    在《耶路撒冷》中,作者选取意象大和堂、耶路撒冷进行叙事,围绕这两个意象主体,连接起了人物视角流动下的都市意象群体,这样就形成一种网状链接式的叙事结构安排...

  • 韩少功《日夜书》新世纪知青经验的重新书写

    韩少功的《日夜书》是对既往知青经验的重新书写,也可以说是对知青经验的一种创新。它从精英知青集体经验的束缚中脱离了出来,为读者呈现了多幅不一样的知青时代画卷,在其中...

  • 《牡丹亭》新论以《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为参照

    以《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为参照,对《牡丹亭》进行解读。《牡丹亭》中汤显祖对柳梦梅名字及柳、杜身世的重述,彰显“以情抗礼”的主题;由幻境到现实的戏剧主线的重构,突显...

  •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探讨陈子昂《感遇诗》。首先笔者将考辨《感遇诗》的创作时间,历代学者对陈子昂《感遇诗》的创作时间都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将着重梳理出几种主流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之后...

  • 苏轼在秘书工作方面的成就

    苏轼坚持正义、忧国忧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具有杰出的公文写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坦然旷达、处变不惊,对现代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性...

  • 现代秘书对古代秘书职能的继承与思考

    在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传统,包括优秀的秘书职能和丰富的秘书文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代秘书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社会的...

  • 首页
  • 上一页
  • 206
  • 207
  • 208
  • 209
  • 210
  • 211
  • 212
  • 213
  • 214
  • 215
  • 216
  • 下一页
  • 末页
  • 4854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