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唐诗选》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诸子登岘首》、《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
谷一然·《千家诗》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题义公禅房》、《访袁拾遗不遇》、《送朱大入秦》、
······ ······
根据以上两张表格可得出孟浩然的名篇前十分别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诸子登岘山》、《过故人庄》、《宿建德江》、《春晓》、《夏日南亭怀辛大》、《秋登兰山寄张五》、《留别王维》、《早寒江上有怀》和《夜归鹿门歌》。
虽然《才调集》中所入选的两首诗歌皆非孟浩然名篇,但是《春怨》是孟浩然诗歌中极少有的闺怨诗作之一,《送杜十四之江南》是孟浩然诗歌中非常重要一类——友情诗的代表之一,且在不同诗集选中重复次数为中等,所以《才调集》选了孟浩然的这两首并非不能理解。
此外,在孟浩然的诗歌作品中,《秦中寄远上人》、《岁暮归南山》、《访袁拾遗不遇》等诗歌篇目属于知名度偏中等的一部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思想性或艺术性不如其名篇,只是从世人的熟悉度去分析,它们可能没有经常被人所诵读或学习。但是话说回来,哪怕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诗歌中,亦有名篇篇目一说。
众人皆知,五言诗是孟浩然非常擅长的诗歌类型,且多质量上乘之作。据统计,在孟浩然创作的诗歌中,五言律诗、五言古诗、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数量占据总数的绝大部分。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孟浩然诗选》选取了孟浩然诗歌151首,其中五言古诗38首,五言排律16首,五言律诗70首,五言绝句17首,约占所选古诗总量的93%。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选入的孟浩然诗歌归类后可知五言古诗为3首、五言律诗为9首、五言绝句为2首、七言古诗为1首。
还有,本章开头提到的众多唐诗选著作中,孟浩然被入选的诗歌亦多为五言诗歌,七言诗歌只有《夜归鹿门歌》这一首。再看孟浩然的十大名篇作品中,七言诗歌亦仅有《夜归鹿门歌》一首。由此可见,在孟浩然的诗歌中,五言诗歌不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知名度上,都远胜于其七言诗歌。
二.诗歌内容归纳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古代文学史》(第二卷)中对孟浩然的诗歌内容曾做出评价,认为孟浩然和王维虽然同为山水田园诗的杰出代表诗人,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的差异,孟浩然的诗歌内容与王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他的诗歌内容更偏向生活化,或者说他是常常以自己的日常生活入诗,从而去表达他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同时,书中还认为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尤其是漫游吴越水乡这一经历,使得他拥有不少的山水田园诗名篇。孟浩然禀性孤高狷洁,心怀济世大志,虽然曾一心求官职希望自己有所为,但却不愿为当时的官场所摆弄和捆绑,求仕之路十分坎坷,因此他的诗歌中抒发内心的愤慨、无奈以及怀才不遇的诗歌亦不在少数。
从诗歌内容或主题角度出发,孟浩然的诗歌主要可以归为五大类:山水抒兴类、仕途政治类、田园生活类、羁旅乡思类和表达友情类。
(一) 山水抒兴类
孟浩然一生畅游山水、醉心自然。在他隐居鹿门山的多年里,他常常趁闲前往附近景色怡人处观赏游玩,或独自前往,或与好友结伴而行。孟浩然虽然一生不曾得志,但曾多次离开家乡,前往洛阳等地拜访大臣官员,希望他们能向朝廷引荐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达成入仕的愿望。虽然所求未果,但是孟浩然也因此游览了不少地方美景,拜访了不少名人文士。尤其是他四十岁入京未中举后,他开始了历时三年的吴越游,一路自湖北南下,到访了浙江绍兴(会稽)、萧山、桐乡、杭州、天台,湖南洞庭湖、江西九江、安徽宣城等地,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如《夜渡湘水》(此诗作于湖南): 孟浩然诗歌研究(3):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62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