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情侠模式下的女性形象《绿牡丹》《儿女英雄传》为例(3)

时间:2025-07-31 22:13来源:100284
2 女性形象的类型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下之大义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男性在历代的各类小说中所占比例也显

2 女性形象的类型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下之大义也。” 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男性在历代的各类小说中所占比例也显著高于女性。侠义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合流,情侠融合模式下的女性形象以情侠兼备、行侠仗义的侠女形象最为精彩和出色。这里将对《绿牡丹》和《儿女英雄传》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分类。

2.1 复仇行侠型

复仇是指报仇,出自汉代袁康的《越绝书·叙外传记》,是我国甚至世界文化中的一个主题。当人们自身及家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权益受到损害,却又无法寻求到官府的帮忙时,人们会选择复仇这一方法。身负复仇使命的同时又兼行侠仗义之属性。在历代作品中侠客复仇的形象实属之多,他们是用生命来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有一部分的女性形象是复仇行侠型,以《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为例。

十三妹的父亲原也是朝廷的官员,只因上司对头纪献唐为儿子看中了十三妹,十三妹的父亲因断然拒绝便被参了一本并且革职拿问。不想,其父在牢狱中一气身亡,十三妹与纪献唐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原来这人天生的英雄气壮,儿女情深,是个脂粉队里的豪杰,侠烈场中的领袖……” 十三妹仗义行侠,从凶僧的夺命刀下救下了为蒙冤的父亲携带巨额钱财而深陷险境的官宦子弟安骥。同时,她还在寺中发现了一处地穴,那里关押着许多强盗掠来的良家女子,将这些人包括张金凤一家救出。作者文康着力描写了十三妹侠女的形象。在形形色色的男子面前,十三妹直爽豪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当邓九公遭遇不得意之事时,十三妹挺身而出保全了他的英名。

2.2 报恩正义型

中国文学中和报恩有关的主题是极为常见的,即使受他人点滴之恩情,也要竭尽自己的能力,涌泉相报。《绿牡丹》中的鲍金花与其夫君幸得骆宏勋赠重金而得以成就婚姻大事。骆家主仆打擂台,却不幸汤水不如,命悬一线。鲍金花感念其赠金的恩情,表面责怪丈夫濮天鹏,其实是用激将法刺激父亲前去帮助骆宏勋擂台得胜。在擂台之上,鲍金花大显身手赢得朱豹。一方面是她个性好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骆宏勋的恩情。鲍金花不仅是一个有恩必报的女子,而且充满了正义感。《绿牡丹》的社会背景是大唐太宗殿下大太子庐陵王尚年幼,皇后武氏代掌朝纲。武氏宠幸奸臣张天佐、天佑,将太子贬到了房州做庐陵王。两个佞臣拜为丞相之职,整个朝廷官官相护,一个太平盛世就被搞得乌烟瘴气。为了除去奸臣,鲍金花假意“嫁”给张天佐之子张三聘。可见鲍金花的正义感。

2.3 传统型

情侠融合下的女性除去以上复仇行侠和报恩正义的形象外,还有传统的女性形象,她们奉行三纲五常,遵循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绿牡丹》第二十九回中出现了一位亡夫姓梅名高的寡妇。鲍自安迷晕修氏,问其怀中之胎从何而来,修氏道自己身为夫人虽未生于官家,却也知晓三从四德,要为亡夫守节。后修氏又道只要自己无愧于妇德,于黄泉之下敢见丈夫就可以了。《儿女英雄传》中身受十三妹的救命之恩的张金凤,为了让大仇得报的十三妹即何玉凤能够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她大度地撮合自己的丈夫安骥和何玉凤在一起,三人共同组建家庭,是一个十足的贤妻孝媳。在第二十三回张金凤向公婆陈情先把她说个心服口服,不让这桩事有一丝的牵强之处,这样及不辜负了公婆的慈心,又成就了姐姐这段良缘。她使用小计策将丈夫安骥安顿妥帖。至于何玉凤这边,她现身说法,十层妙解,说得何玉凤侠气全消,成就了这一夫二妻的家庭。 情侠模式下的女性形象《绿牡丹》《儿女英雄传》为例(3):http://www.chuibin.com/wenxue/lunwen_2058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