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父母的素质偏低

这里的素质包括两层含义:品行素质和文化素质。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有些家长品行素质较差,有很多不良嗜好,如赌博、酗酒、吸毒等,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些家长脾气暴躁,动辄对孩子使用武力,孩子极易产生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还有一些家长的观念和行为过于消极,这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长期在父母不良品行的影响下,孩子会逐渐变得倔强暴躁、性格孤僻。

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水平。后进生群体中,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偏低,不能指导孩子学习。家长是否可以助学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能否辅导子女学习、有没有时间辅导和重视子女学习与否。调查表明, 家长不能助学的学习困难生达97. 3% 。[4]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同时自学能力也较弱,他们在家中的学习普遍需要家长的辅导帮助。

3.2.3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大部分家长还是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往往教育方法使用不当,反而让孩子怕学习。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只要孩子稍有错误,便严厉训斥,长此以往,孩子的自信心便会逐渐瓦解;有的家长则过于溺爱娇纵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对孩子有求必应,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成“小皇帝”“小公主”,娇纵任性,怕苦怕累。调查材料表明: 持开导帮助教育方式为主的父母在学习困难学生中仅占26%, 责骂为主的父母在学习困难学生中却占40%, 不加管教、听之任之的父母在学习困难学生中占10%。[5]由此可见,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深刻的影响。

此外,近年来有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为生计四处奔波,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管教,造成了“隔代”教育的现象。总体来说,这种现象弊大于利,大多老人不懂得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教导孩子,极易溺爱孩子,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这也是促使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落入后进生行列的原因之一。

上一篇:幼儿园新教师入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父亲教养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小学生作文题材拓展研究

小学教龄三年内教师的家...

改进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措施

小学语文教师要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影响因素和建设策略

试析班干部轮换制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