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猫晚,干的比驴累,吃的比猪差”,这是形容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的经典“比喻”。有这样一则案例:一次暑假,某校三名老师到流动儿童Z家去做客,孩子见到老师傻眼了,因为家里的凳子不够坐,老师不曾想原本善意的举动,竟伤害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由此可见,有些流动家庭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差的。据有关统计,流动家庭的收入大多处于城市的低等水平,经济上的贫困决定了流动人口生活质量的低下,大多租住在城乡结合的农居点,房子比较简陋,孩子往往没有独立的房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住在一起生活上也比较尴尬。另外,流动儿童在平时的穿着、生活用品等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些给孩子的幼小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极易产生自卑心理。

3.2  家庭教育、父母关爱的缺失

    在某小学上二年级的苗苗,是个特别爱画画的小女孩,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她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的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中。妈妈杨琳告诉记者,以前因为想着多赚点钱,苗苗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就丢给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只有过年时才能与孩子相处几天,再加上在苗苗6岁时又添了一个小弟弟,对其更是疏于照顾,直到苗苗7岁该上小学时才把她到身边。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又回到父母身边,也在城市里读书上学了,可原本爱说爱笑的小“开心果”,现在整日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一路下滑。

案例中的苗苗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由原本的小“开心果”而变的沉默寡言了,性格发生的这种变化,是由于长期对父母爱的期待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 ,久而久之,肯定会产生自卑心理。另外,还有一些家长文化素质较低,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们吃好、穿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关心了,对子女的内心世界关注不够,无法真正了解子女的情感需要,因此,这些家庭的子女常常会觉得父母不够爱自己而感到自卑、失落。

上一篇: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当代隔代教育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对汉语...

家庭结构对儿童性格的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及思考

家庭教育观对儿童成人化的影响研究

小学骨干教师在流动学校影响力的发挥

多元智能理论下对学前儿童玩教具的研究

蒙台梭利教具的意蕴及其...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