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附件1 23

附件2 25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科学探究是中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一次次进行,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新课程改革正在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模式,在向素质教育转型。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无疑是巨大的,在中高考指挥棒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教师也在发展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分数之间纠结。尤其对于科学学科而言,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它在教学中充斥着大量的科学实验,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就压榨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时间。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开展好科学实验,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在2011版的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源^自#吹冰^文~论`文{网[www.chuibin.com,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所以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和教学经验,紧密围绕初中科学课程的理念,充分发挥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1.2初中科学实验的现状

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就是科学实验研究起步最早、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成型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开展恰当的科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需要更多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而传统的教育则更注重知识的灌溉,在课堂上以老师的讲授为主,称“满堂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课堂实验教学发生。以我的亲身经历感受,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以视频代替现场演示实验;教师一人包办,学生无法参与;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使实验变的呆板,只是机械重复;实验仪器缺乏,学生靠教师讲述想象,为了应付考试而背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等等。但教师也是有苦说不出,浙江版初中科学仅学生的实验就有100多个,而演示实验有几百个之多,将所有的实验都在课堂上演示或操作一遍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更高效地进行科学实验,所以对于书上的实验,我们不能全部照搬,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改进,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表1-1 浙教版初中科学7-9年级物理部分实验统计表

七上第1章科学入门

科学并不神秘 走进科学实验室 科学观察 科学测量 总计

演示实验 1 2 1 0 5

分组实验 0 1 1 1 2

七上第4章物质的特性

物质的构成 质量的测量 物质的密度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特质的研究
下一篇:《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学...

新疆莎车中学微课适应性调查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2016》...

中学生课堂德育刍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中学课堂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策略

中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状及原因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