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小结
本章主要从中小城市用地特征、居民出行特征、交通工具特征和路网特征四个角度分析了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特征。通过此章研究,可以对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现状有初步了解,为中小城市的公交需求预测和公交线网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中小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
3.1  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
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是中小城市公交线网规划的基础,是进行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只有从中小城市公共交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公共交通需求的特征和分布作专门的研究,合理优化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才能提高中小城市的综合交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城市的公交线网。
关于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四阶段法”。传统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模式是指在居民出行OD点差的基础上,开展现状居民出行模拟和未来居民出行预测。其内容包括交通的发生与吸引(第一阶段)、交通分布(第二阶段)、交通方式的划分(第三阶段)和交通流的分配(第四个阶段)。
3.2  交通生成预测
出行生成预测是“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第一阶段,包含了发生和吸引交通量的预测。其预测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以后阶段乃至整个预测过程的精度,因此精确的预测出行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是非常重要的。
3.2.1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我们常用主要有这几种:原单位法、增长率法和回归分析法等[19]。
(1)    原单位法
首先需要分别计算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然后根据发生原单位和吸引原单位与人口、面积等属性的乘积预测得到发生交通量和吸引交通量,即
式中:i,j——交通小区;
      X——人口、土地利用类别、面积等属性变量;
b——某出行目的的单位出行发生次数,次/(日 人);
c——某出行目的的单位出行吸引次数,次/(日 人);
       ——小区i的发生交通量;
   ——小区j的吸引交通量。
(2)增长率法
增长率法把现状发生量 和吸引量 分别乘以它们的增长率 和 ,从而得到将来的发生量 和吸引量 ,其公式为:
     和 的确定,可以用其他指标的增长率来获得。
③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就是对发生或吸引交通量与人口、经济、土地利用等因素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这些因素变量与发生或吸引交通量之间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通过预知交通小区将来这些因素的取值,来预测交通小区将来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其公式为:
式中:b,c——回归系数;
      P——出行目的;
      X——自变量,常取的变量有交通小区内平均收入、平均汽车保有率、家庭数、人口、就业人口、土地利用面积等。
3.2.2  线性回归的适应性分析
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生成预测一般使用的是线性回归模型。就中小城市客运交通现状分析,居民出行目的简单明确,以上学和上班为主。出行发生预测的影响因素也是以社会经济特性中的上学人数和工作人数两个指标为主。居民出行吸引主要是因为城市土地功能形态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土地功能结构是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中小城市居民出行生成预测模型使用线性回归比较合理,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上一篇: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综合评价+文献综述
下一篇:安全服务水平在高速公路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供应链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公共关系在汽车品牌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基于SLP的公共设施物流规...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府购买...

基于排队论的某高校公共...

基于GERT网络的政府购买公...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