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计算机论文
经济论文
生物论文
数学论文
物理论文
机械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音乐舞蹈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材料科学
英语论文
日语论文
化学论文
自动化
管理论文
艺术论文
会计论文
土木工程
电子通信
食品科学
教学论文
医学论文
体育论文
论文下载
研究现状
任务书
开题报告
外文文献翻译
文献综述
范文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选址研究(3)
1.1 理论意义
1.1.1 提高自行车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地位
城市总体规划纲领性地控制和引导城市未来的发展,综合交通规划则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指明方向。然而眼下两大规划中对于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往往寥寥几笔,自行车的地位与小汽车、公共交通相差甚远。现行规划过于关注小汽车交通,而城市要实现精明增长应当依靠多种交通方式的平衡发展。如今政策上已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倾斜,但自行车交通的定位、与公共交通方式如何衔接等却始终未予以明确。未来应当优化组合各种交通方式,创建包括自行车交通系统在内的有效的联合运输的交通系统,尽快形成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社会公共交通
网络
为主体,以自行车交通为辅助和补充的多层次及多元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并建立合理的自行车、公共交通换乘体系。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方式的客流来源一般在距车站500-2300 m范围内,应采取“鼓励近距离、限制远距离"的原则。在用地允许的地方集中或分散布局自行车停车场。轨道交通两端的新发展区应设置一定规模的自行车专用停车场以扩大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和层次。
1.1.2 丰富公共交通的内涵
自行车属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但目前自行车的使用仍以私人交通方式出现,单辆自行车使用率低下,使该资源未能在全社会层面得到充分利用,不能达到城市集约化发展的最佳状态。乱停乱放消耗了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了被盗的可能性。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应用旨在将自行车交通由个体交通向(准)公共交通转化,更合理和高效地分配资源,并通过充分挖掘自行车交通方式的潜能来规范城市交通的秩序,形成环境、社会、经济多赢的局势,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与举措之一。
1.1.3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使用小汽车受年龄、经济实力等限制,汽车的购买、使用和保养及各种税和保险,都是一笔开销不小的数目,小汽车在当今中国仍属奢侈品,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且使用中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而自行车由于其类型和性能多样化,适合10"-'70岁人群使用,只需简单学习后就能上路骑车,加上价格低廉的优势,可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自行车如今除作为交通工具,已向健身工具、旅游代步工具等多功能转换,推广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有助于文护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目前自行车作为个体交通方式存在,人们为了存取车的方便,在停放时往往随机、无序,尽量使自己的车与他人的车保持一定距离,使每车停放占地lm2左右。由于单辆自行车日使用率低,暂时闲置的自行车需大量停放场地。推广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后,每辆白行车的使用频率大增,闲置车辆减少,车辆可随机存取,节约了不少土地资源,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要求。
1.1.4 探索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和建设模式
小汽车交通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可能成为人多地少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出路,而目前的自行车管理又显得低效,虽然交通部门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牌照监督和查处效果并不明显。公共自行车无需由消费者支付上牌费用和完成上牌手续,同时也免去了管理时间和人力成本。从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的视角来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研究将丰富和发展基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性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管理政策,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模式,为未来城市综合交通协调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上一篇:
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
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供应链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质量控制研究
公共关系在汽车品牌竞争中的作用分析
节庆活动与三亚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基于SLP的公共设施物流规...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府购买...
江苏省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排队论的某高校公共...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