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Daniel
  (1994)    一种根据应聘者口头回答来预测将来工作绩效的选拔方法。    
萧鸣政
(1995)    面试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的场景下,以面对面地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式。    (1)面试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手段;
(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
(3)面试内容具有灵活性;
(4)面试交流具有直接互动性。
吴志明
(1997)    所谓面试就是主试者(考官、评分员)通
过与应试者面对面的交谈,或将后者置于一定情境中进行观察,从而了解、考察应试者是否满足应聘职位条件要求的一种人员招聘录用技术。    (1)通过对应试者的外部行为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及对过去行为的考察来评价一个人的素质;
(2)以观察和谈话为主要工具;
(3)评分员和应试者之间具有双向沟通性。
廖泉文
(2002)    通过主试与被试者面对面的观察、交流等双向沟通的方式,了解应征人员的素质状况、能力特征以及应聘动机的一种人员考试技术。    (1)以观察和谈话为主要工具;
(2)面试内容的随机性;
(3)双向沟通性。
赵洪俊
(2003)    根据测评目的的需求,在适宜场景下,考官以问、听、察等手段,运用多种媒介与考生进行全面交流,综合评判考生相关素质的一种直观性测评方法。    (1)方法多样,直观性强;
(2)媒介多元,信息量大;
(3)考官与考生在面试过程中全程互动;
(4)主观性强、随意性人、信度效度低。
马欣川
(2003)    一种事先经过精心设计的,考官与应试者之间的双方面对面地观察、直接交谈或置应试者于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进行观察,从而对应试者的知识、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性格、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素质进行考察的一种人员选拔的测试活动。    (1)对象的单一性;
(2)内容的灵活性;
(3)信息的复合性;
(4)交流的直接性与互动性;
(5)判断的主观性。
综上观点,本文认为面试是在特定情景下,通过面试双方交互式的交流过程,了解应试者素质的一项测评技术。所谓特定情景也正是面试本身测试性目的所决定的。而交互式交流是面试的本质所在,不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电话交流,或者是其他媒介,双向沟通和交互影响是面试的本质特点。面试的每一方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教育、培训、经历等背景下的产物;每一方都是不同个性特征的有趣结合物:乐观或是悲观,信任或是怀疑,灵活或是顽固,友善或是不善,有同情心或是爱挑剔;每一方都信守某一特定的信仰、观点、价值观;每一方都被一系列千变万化的期望、愿望、需要、利益所驱动。
2.2 中国面试技术发展的历史
        面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甚至更远。孔子“弟子三千”,多属慕名而来拜孔子为师。孔子虽一贯坚持“有教无类”的思想,但犹恐失人,故对远道而来的学子们亦要“面试”一番,“听其言而观其行”再决定取舍。例如,宰予“利口辩辞”,孔子高兴收下;澹台子羽,孔子见其状貌甚恶,以为材薄,虽收留门下,但让其“退而修行,行不由径”,即把他列为“旁听”弟子。后来子羽在楚国办学成绩很大,名扬诸侯,孔子自我检讨说:“吾以辞取人,失之宰予;以表取人,失之子羽。”可见,当时孔子至少通过言谈和形象对人进行考察。汉魏时期著名学者刘邵对面试有更深入的研究,当时刘邵把面试称为“接论”。在其著作《人物志》中,他首先提出了人才测评的一条基本原理,即“观其感变,以审常度”,意思是说在观察中所得到的只是一定条件下行为的样例,它虽然不是行为的全部,但具有代表性,可以对人的素质特征做出有效的推测。在探讨面试技术时,他具体阐述了面试的不足之处。即“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反,反则相非。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以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薄。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异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后乃悦。”如果考官没有明确的选才标准、不去深入交谈挖掘真实信息、不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辨析对方之言,就容易做出错误判断。
上一篇:传统旅游业所面临的困境与新型旅游业的探索
下一篇:社会支持视角下成年孤儿的“类家庭”模式分析及社工介入

Python无砟轨道结构三维可...

户外疏散与应急管理

美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探析SWOT分析

区块链技术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研究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技术...

看板化的船舶中间产品生...

民营企业技术型人才激励...

浅谈传统人文精神茬大學...

谷度酒庄消费者回访调查问卷表

《醉青春》导演作品阐述

中国古代秘书擅权的发展和恶变

多元化刑事简易程序构建探讨【9365字】

高校网球场馆运营管理初探【1805字】

浅谈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

拉力采集上位机软件开发任务书

国内外无刷直流电动机研究现状

辩护律师的作证义务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