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电子通信 >

HFSS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设计(2)

时间:2025-11-17 22:50来源:100810
单馈点圆极化贴片天线的各种微扰方式 图3-2 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实例 10 图3-3 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实测驯波比曲线 图3-4 双馈点圆极化贴片天线

单馈点圆极化贴片天线的各种微扰方式

图3-2 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实例 10

图3-3 单馈点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实测驯波比曲线

图3-4 双馈点圆极化贴片天线 11

图4-1 单馈点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结构

图4-2 HFSS仿真三维模型 15

图4-3 仿真得到的回波损耗曲线 16

图4-4 仿真得到的轴比曲线 16

图4-5 仿真得到的二维增益方向图 17

图4-6 仿真得到的三维增益方向图 17

图4-7 VSWR扫频结果 18

图4-8 xz和yz平面右旋增益方向图 18

1 绪论

1.1 微带天线的发展

微带天线是一种新型天线,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形成的。1953年,美国专家G.A. Descharnps提出了这一观念,但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原因是那个时候集成技术与介质材料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境界[1]。但到了70年代,微带天线真正发展起来并被应用到各种工作中去,接下来几年各种微带天线会议以及专家的微带天线论文大量出现,微带从这个时候真正得以进入高速发展。大量的学者发表论文,展开更多的国际会议,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将微带天线设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其独特性和灵活性,今后务必应用在各种波段的无线电设备中。

1.2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

天线是一种可以传送和接收电磁能量的器件,发射天线将电信号转化为电磁波传播出去,而接收天线将空间中的电磁波转化为电信号[2]- [3]。

微带天线是在电介质基板上形成的天线,导体附着在导电底面上。微带天线的馈电主要方式分为微带线馈电和同轴馈电,通过馈电激发出导体贴片和导电底面之间的射频电磁场,并通过导电底面和贴片之间的缝隙向外辐射。

在设计微带天线时,对导体贴片的形状一般要求是圆形或矩形等[4],本课题选择矩形微带天线作为研究对象。

1.3微带天线的优点与缺点

和其余天线类型相比,微带天线具有以下一些优势:较为轻薄、易于实现极化、方便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电路板)上进行集成、生产成本低。

但是即便如此,它也具备不少缺点:在工作中会消损介质和导体,激发物体的表面波,极大多数只能向半空间进行辐射,并降低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带宽较小(1%-7%)、馈线和辐射中的隔离相对比较差。

1.4 微带天线的前景和应用

微带天线在很多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比如:集成电路、卫星通信、雷达、遥感等。

同时圆极化微带天线使用范围广,也在无线电设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雷达设施能够减小天气干扰;在猛烈摇动的飞行器上安装设备就可以如常并及时地接收消息等。所以圆极化在雷达、飞行器等领域中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应用前途十分广阔。

2微带天线的原理及技术分析

2.1微带天线的辐射原理 HFSS右旋圆极化矩形微带天线设计(2):http://www.chuibin.com/tongxin/lunwen_20629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