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GIMM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返青期变化趋势研究(4)

时间:2025-09-28 22:40来源:100598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北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南抵喜马拉 雅山脉南缘,东部接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北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南抵喜马拉 雅山脉南缘,东部接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西与帕米尔高原及喀喇昆仑山脉相连。该区南北纵跃 14 个纬度带(26°00′~39°47′N),东西横跨 32 个经度带(73°19′~104°47′ E),平均海拔在 4500m 以上,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m 以上 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23-25]。青藏高原东西长为 2800 千米左右,南北宽为 300~1500千米左右,总面积达 250 万平方千米左右,其行政区划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以及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的西部的部分地区及南部、甘肃的西南地区、四川的西部地区、云南的北部地区青藏高原地貌景观复杂,主要类型有冰川地貌、冰缘地貌、高山地地貌、高平原丘陵地 貌、盆地地貌、湖盆地貌、河谷地貌和沼泽地貌。青藏高原地势呈西北-东南的倾斜的趋势, 边缘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以东西向山脉为主,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昆 仑山脉等,南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南部,如横断山脉。除拥有众多山脉外,青藏高 原是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沧澜江等。

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属于高原温带,内部为亚寒带。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的空间 分布存在差异较为显著,南北两端普遍高于中部,东北和西南区域较其他区域 LST 尤其高, 年均地表温度为 8.45℃。其中,高温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北区域——柴达木盆地,该 区年平均地表温度达 37℃左右,而低温区集中分布在山南地区,年均地表温度约为-5 ℃。

高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450.61mm,呈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趋势。其中,北部是柴达 木盆地,干旱荒漠区,平均降水量为 100mm 左右;东南部有众多山脉,高原植被区,平均 降水量为 700mm 左右。

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有草原、荒漠、高寒草甸、高原植被等,如图 2.2。其中,高 原植被占主体,分布在东部、南部及西部部分地区;其次为草原,分布在中部偏西;草甸呈 斑块状分布在中部;阔叶林则主要分布在南部;高原北部边缘以荒漠为主。

基于GIMMS数据的青藏高原植被返青期变化趋势研究(4):http://www.chuibin.com/shuxue/lunwen_2061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