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3)

时间:2025-09-13 10:05来源:100469
1.3设计要求 1.3.1技术要求 首先,需要本校的录课设备和环境,来初步采集我们为微课视频,后期再通过我们的premier视频剪辑软件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的编

1.3设计要求

1.3.1技术要求

首先,需要本校的录课设备和环境,来初步采集我们为微课视频,后期再通过我们的premier视频剪辑软件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的编辑合成。

1.3.2成品展示

作品完成后,将我们的微课作品同通过专门渠道上传至网络课程平台。

2《<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系列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目的

理论目标:本次研究可以让学习者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理念,鼓励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学习者之间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大家的共同的学习和努力,可以为今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并贡献力量。

实践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室的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5],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系列微课的整理和制作编辑,上传至共享平台,让更多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和新教师能够获取到最新的信息技术学科理念知识,自主探究,反思自己的教学,制定出合理的修改方案,跟上技术的步伐,使信息技术课程能在不久的未来更上一个台阶,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产生积极的作用。

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系列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设计

3.1《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纲要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学方式:网络微课形式

培养层次:信息技术师范生或教学者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师范)

课程类型:专业课 

3.1.1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是针对信息技术师范生和信息技术教师岗位人员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专业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促进他们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信息时代培养更具信息素养的学生。为师范毕业生不久之后做质素高的信息技术教员做铺垫。

教学目标:

第一,学习并理解我们各年级计算机课程的学科教学的计划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编排原因,懂得各个章节的教学意义和排序意图。

第二,全方位地探究我们的学科教材,对比探究不同教材的排版顺序和内容意义,总结出不同教材排版的共同特点。

第三,研究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案例,通过分析教材利用的方式方法,掌握信息技术授课的过程,树立教材资源的意识,培养学习者授课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能力,充分发挥新时代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授课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微课的设计与制作(3):http://www.chuibin.com/jisuanji/lunwen_2060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