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信》的成功看外国影片改编 第2页

从《来信》的成功看外国影片改编 第2页
无借故地出走更容易让中国观众接受。
中国版的《来信》把故事的发生地由奥地利的维也纳和因斯布卢克换成了四个不同的中国城镇,分别是北平,山东海边,四川江边小镇和繁华的内陆都市。而这四个地点又是与时间安排紧密联系的。
故事发生的原点是30年代的北平,之所以把这个原点定在北平,我想导演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与情节安排相适应。男主人公身为文化界的名人,需要把他安排在像北平这样的文化中心。二是,身为导演的徐静蕾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她自身的家乡情节也可能是她把北京作为自己电影的故事发生地的重要因素。另外,徐静蕾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30,40年代的上海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故事了,既照顾到故事发生地的代表性又不至于落入俗套,也是她最终选择北京的原因。
影片中把女主人公的继父定为山东人,这一地方人物选拔也是与中国人对地方特色的认识的一种谙合。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山东人是质朴,粗犷而塌实的。对一个带着年少女儿的中年寡妇而言,这样的再婚对象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既然继父的人选是山东人,影片中出现的第二个典型地点选在胶东海湾也是很自然的。而且略带凄楚的海边傍晚也与当时女主人公的心境是搭调的。第三个地点是四川江边小镇。当时抗战爆发,难民四处流散,逃往相对安全的内陆小镇是女主人公的最佳选择。而第四个地点选在内陆繁华的都市,联系影片前后情节应该与四川江边小镇距离不远,而且加之当时身处交际场的女主人公身份及其交往对象,这个地点的安排也是合理的。
影片先后出现了四个不同的地点,女主人公出现在多个不同地点的人生轨迹,是否也暗示了她颠沛无定的生活,为人物凭添了几许哀凉?
纵观影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是成功的。而且时空一直保持着一种确凿的、合理的联系,为影片的移植选择了合适的天时与地利。
典型中国物象的适时出现,是来信移植后适应水土的关键。一声声沉闷、厚重的邮戳响印刻在了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扣开了影片静谧、凄婉的大幕。送信人转动的车论载着陌生女人的来信向它的接受者靠近。接着,镜头摇向了一辆同样行驶着的黄包车,男主人公出现了,信与主人均到达目的地后,仆人端出了一碗地道的北京炸酱面,提示男主人公过生日。在以上这段影片序幕中,完全是依靠几个典型的中国物象串接起了不相关的人和事。
沉闷的邮戳响既营造里一种压抑的氛围,也自然地引出了来信。从送信人转动的车轮到黄包车转动的车轮这次巧妙的蒙太奇串接,建立了陌生女人的来信与男主人公的联系。极富京味的炸酱面谙合了生日吃面的中国传统,也道出了影片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日子——男主人公的生日。《来信》开片即出现了颇具中国特殊的物象,使得影片一开始便升腾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先入为主地占据了观众的意想世界,为移植做了很好的蓄势。
独具中国特色的交通工具——黄包车,尤为值得注意,它的每次出现都会引发故事情节的推进。很有意思的是每次黄包车上的乘客不是男主人公,即是女主人公,亦或是两人共乘。黄包车的第一次出现是把阔别6年的青年女主人公重新拉回了北平的里巷。而多年之后的邂逅,两主人公分乘着两辆黄包车,女主人公 勇敢地直视着对面的男主人公,这样的凝视使她彻彻底底的“掉进了自己命运”。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狭路相逢”的促成是停在胡同里的运煤骆驼。30,40年代的北京城,来自西北的运煤驼队是胡同里巷常见场景,这场景的安排非老北京的提携是想象不出来的。黄包车上的有一动人情景是女主人公再一次地被遗忘。其实,已是男主人公孩子的母亲的女主人公,在男主人公的记忆里仍是一个陌生的女人,甚至是一个陌生的妓女,即便是在女主人公做出了她从前从未有过的提示后。此时,女主人公从男主人公的寓所里出来,坐上了颠簸摇晃的黄包车,那摇晃似乎要摇碎女主人公那颗伤透的心。眼里噙着泪水的她,绝望却依然固执,但似乎永远不会为这个“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而悔过。再回到儿时的四合院,孩提时代的女主人公的几项游戏活动也颇具中国特色。十三岁的女主人公在巷口与小伙伴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正在这时,在她脑海里勾画过无数次的北屋新来的邻居出现了。后来的日子里,小女孩的踺子经常在北屋的大门外时起.时落。终于有一天,她的等待有了回报。她借故帮北屋的仆人收拾晾晒的被子,有机会走进了她寄予无数想象的北屋的邻居的屋内,第一次真切地嗅到了这位高尚的邻居的气息。而男主人公帮忙拾起的那个掉落在地上的布口袋,促成了小女孩与男主人公的第一次正面接触。这些儿时的游戏成了儿时的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接触的契机。
除了开场出现的那碗北京炸酱面,影片中还出现了很多北京特色食品。比如,过着贫困生活的母女俩的日常主食——玉米面窝头。比如,女主人公在独自一人租用的斗室里,围着火炉吃的那个大大的冻柿子。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食品。而最集中体现中国情结的是影片中添加的那个过春节的场面,小女孩手中那串红红的冰糖葫芦,母亲催促小女孩给北屋送去的那碗年三十的饺子,都是再典型不过的中国美食,北京风味了。
与情节融为一体的配乐是中国版《来信》的生花之笔。看过《来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