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听后感 第5页

嘎达梅林听后感 第5页
交响诗是一种单乐章管弦乐曲,又称音诗,属于标题音乐范畴.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创这一体裁.形式上不拘一格,并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常以诗歌,戏剧绘画及历史事迹等为题材,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 我国著名女作曲家辛沪光创作的交响诗《嘎达梅林》是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高峰,这部作品旋律优美、结构严谨,深受国人的喜欢。
标题:交响诗<嘎达梅林>介绍与版本比较 卡在长城随想的资料搜集,好久没写点东东了,来写篇嘎达梅林作垫档节目, 应观众要求,先说个小故事。(按,后来长城由liuqin兄接手,故嘎达梅林的连载 遂越写越长。) 故事是我加油添醋掰的,乐曲说明不是我的专长,乃取材自HUGO HRP 770-2 CD说明小册。 从前从前,在宽广的蒙古大草原上,诞生了一个小伙子,名曰嘎达梅林,他和 其他蒙古族人一样,以蓝天为帐、大地为床,过著无忧无虑的生活。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宁静、宽广的引子,悠长徐缓的民歌<嘎达梅林>的曲调 ,在弦乐轻轻抖动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双簧管接著独奏出美妙动人的主 部主题,描绘出蓝天白云下,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上,嘎达梅林的出生、成长 故事。〕 可惜好景不常,有个可恶的王爷联合、并吞草原上的部落,正快速的拓展他的 恶势力范围,也威胁到了嘎达梅林生长的这个部落,他们一派主和,因为久未经战 事,不知人心的贪婪与险恶;而有另一派主战,它相信自己的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 中。王爷看中此区的水草肥美,一再提高求和的条件,面对他的需索无度,爱好和 平的嘎达梅林认清唯有挺身一战才能保卫自己可爱的家乡。 〔在令人沉醉的气氛中,长号及大号阴森强暴地奏出了副部主题-凶残跋扈的 王爷,与主部主题的嘎达梅林形成强烈的对比,不协和的和弦,带有不安定 感的快速弦乐,和连续不断的木管乐切分音,预示著灾难与不幸的来临。〕 在王爷蓄意地压迫下,嘎达梅林勇敢地站出来号召族人为自己可爱的家园而 战,一支义勇兵迅速的组成了,但是王爷身经百战的军队正虎视耽耽地等著他们 。终於,当嘎达梅林率领的这群久经和平欢乐的天真之师碰上王爷的军队,一场 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杀戮於焉展开,原野上不再有放牧的牛羊,有的是堆积成山的 尸骸;不再有牧童的笛声,取代的是杀伐与哎号声;清澈见底的溪流变成青年战 士的血与妻女的泪。 〔小号奏出强而有力的副部第二主题,代表王爷的强暴阵压,在嘎达梅 林的号召下,群众从各处集结起来,形成反抗力量,此一正面形象的 音调,几经反覆,将力度越推越强,音色亦越发明亮,音乐进入富有 戏剧性效果的展开部。〕 随著战势的扩大,蒙古人民潜在的热血豪气被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部落投 向嘎达梅林,王爷发现居然此战久攻不下,愤怒异常,经打听得知原因全出在那 位英勇的嘎达梅林,於是想出一条毒计...... 〔如骏马奔跑的短句音调,明亮有力,素材亦来自民歌<嘎达梅林>, 此一短句不断移位反覆,音色不断加厚,嘎达梅林号召的群众不断增 加,与弦乐低音部不时出现的王爷主题,便构成矛盾、冲突和对抗的 效果。〕 随著战事的扩大,双方兵马逐渐集结,终於,最后的决战来临了。嘎达梅林 率领著大军浴血奋战,两边打得难分难解,敌方突然收兵,王爷放话说现有嘎达 梅林的族人数十名作为俘虏,要交换嘎达梅林一人,否则将全部处死,嘎达梅林 不愿背负不义之名,乃交待副将掌兵权,独自一人前往,王爷趁机散布谣言说嘎 达梅林已投降,让义军之军心动摇,顿时一败涂地,嘎达梅林见状悲愤不已,眼 见大势已去,全为自己一念之差,痛不欲生,乃举刀自尽。 〔乐曲进入再现部,主部主题更明亮,不间断的三连音,及上行的快速琶音 ,使情绪显得更为激动,副部第二主题再现时,音调更为坚定昂扬,嘎达 梅林的起义之师与王爷的战斗全面掀起,悲惨壮烈的斗争场面将乐曲带入 高潮,但起义之师终於在暴力下被压下去,音乐渐渐减弱,英雄嘎达梅林 在沉重的大锣声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这次的抗争失败了,但是嘎达梅林唤起了草原儿女的奋战精神,各地持 续的起义让王爷疲於奔命,无缘享受他的战果,恶势力在长期的战乱中慢慢的减 弱了,最后蒙古人民终於逐退了可恶的王爷。草原上恢复了往日的安宁,大家更 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和平,从此在蒙古人民的生活里,多了一个民族英雄的传说- 「嘎达梅林」。 〔长大的尾声在徐缓的小引子下开始,悲壮而沉重的铜管,和带有悲痛伤感 的弦乐,在哀悼人民的英雄,中提琴奏出了完整的民歌<嘎达梅林>,主 题不断变奏,气氛亦逐渐由哀悼变为歌颂,伤感变为庄严,最后发展得壮 丽辉煌,歌颂了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忽忽过了数百年,一位来自上海的小姑娘站在一望无 际的蒙古草原上,凭吊著几百年前的这位蒙古民族英雄,咦?啊!抱歉,以为还 在掰故事! 话说这位好汉名曰辛沪光,别看这名字雄纠纠气昂昂,她可是一位可爱的小 姑娘哩,喔,我是说她年轻的时候啦。她在新中国建立后(就是....对面那个中 国),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就读,1956年写了一首毕业作品,亦是她的成名作-交 响诗<嘎达梅林>。 辛沪光与蒙古的感情非比寻常,毕业后曾在内蒙古歌舞团和内蒙古艺术学校 从事创作及教学,许多作品都带有浓厚的内蒙民间音乐色彩,除了嘎达梅林外还 作了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曲。 这首曲子与中国早期许多曲子一样,有一个简单的故事贯穿全曲,支撑(也 许是干扰)著听者的想像。这种类似交响诗或是叙事曲的型式为许多作曲家所喜 爱,譬如何占豪即其中一员大将,他的梁祝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后来的莫愁 女、乱世情侣也是这个BBS 上的热门话题。这种型式的曲子因为理解容易,只要 旋律能吸引人就相当讨好,虽然也遭受一些批评,但是我想这种曲子绝对有它存 在的价值,至少我相信喜欢梁祝的人绝对多过喜欢拉萨行的人! 交响诗这种写作型式为许多作曲家所爱用,一般接受度也颇高,那我到底喜 不喜欢这首曲子呢?嗯,好问题,自问自答。大家看我前面掰故事掰得兴高彩烈 ,早些时候的梁祝也是写得悲壮惨烈,洋洋洒洒数千字,想必很喜欢这种曲子。 其实喜欢是有,很喜欢倒未必,尤其是拿她当故事般的交响诗来听,您想想,一 个故事再好听,听个两三次就会背了,再听岂不烦死? 我比较喜欢「暧昧不明」地听,重点放在音乐上,体验作者想表达的感情、 想营造的气氛。如history 兄所言,开头的引子如倒叙法般,淡淡的愁绪似乎镜 头一开始是放在英雄刚刚自尽的场景,我得说,history 兄,竟然有人与我的想 法如此相同,真是知音难觅,开心的很。这种情绪上的感应会随著每次听时的心 情、外在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接著是第一主题(嘎达梅林)与第二主题(王爷)的出现,这会儿我只当是 一般音乐(奏鸣曲式),本就该有两位主角出现,倒不觉得有啥安排不当的感觉 ,再来是两主题的发展、交织、冲突、达到乐曲的高潮而后趋於平缓,我只是去 感觉作者的安排,如何布局、由点至面、横的直的去搭造她所要的高潮,而没啥 兴趣去研究:啊!嘎达梅林起义了;啊!这边危险了;嗯,可恶的王爷;哇!千 万不要上当;最后桌子一拍,哼!我就知道他会死在这里。若是这麼个听法,我 听一次会紧张死,听两次会累死,听三次就会烦死。 其实最精彩的是它后头的尾声,说是尾声,却几占全曲的三分之一。这会儿 没啥故事情节了,只有从悲伤慢慢转为歌颂,这情绪上的转变相当有意思。没有 对白,电影上能拍的东东可多著咧,镜头从个个目瞪口呆、伤心欲绝的脸孔转向 一片无际的沙漠、照过苍苍的草原,最后转向一个安详和乐的蒙古部落,小小的 市集,一群天真可爱的小孩嘻闹著,就像开头嘎达梅林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略 过王爷被赶走的画面,因为由此情景可推知,想当然尔),镜头拉高转向村外的 小土岗上,一座不起眼的坟,面向著村落,碑上刻著-蒙古民族英雄 嘎达梅林 之墓,乐团响起壮丽辉煌的总奏结束。超样板的,多帅呀! 当然啦,这只是告诉各位我是怎麼听的,我也很好其各位是怎麼听的,反正 暑假闲著也是闲著,说来大夥消遣一下如何?
话说这个版本问题咧,大家都很有兴趣,特别是中乐版,更是讨论有加,我 知道的西乐有三个版(有CD出版),中乐有四个版(都是音乐会录音),这其中 有何奥妙鲜事哩? 首先来看看原作的交响乐团版本,最早也是最为人知的,就是林克昌指挥名 古屋爱乐管弦乐团於1978年八月的录音(HK 8.880011 ),此版早年与其他大陆 国乐作品一样以盗版在台湾风行一时,近年虽已解禁,但HK的台湾代理柏格曼( BMG )引进不全且非定时定量,因此听过的人虽多,CD倒不是很普及。此版特色 即超慢(22分30秒),慢虽慢但是林克昌处理得却不像其弟林克汉拉的梁祝一样 慢得变形走样,而以「慢」与「稍快」的对比让人不会有拖不动的感觉,这个「 慢」的本钱正好让弦乐充份发挥优美的音色,想必此版开头的引子第一部小提琴 在其他弦乐烘托下奏出的嘎达梅林主题是许多人印像最深刻的。 在上述录音雄霸市场多年之后,芮河唱片请了Adrian Leaper 指挥其带的捷 克电台交响乐团在1991年二月录了此曲,编在其马可波罗音乐系列(即外国人演 绎中国音乐),编号8.223408。此版标榜全新数位录音,特色是「超快」(17分 32秒),有著西方乐团的自信与东欧乐团的彪悍特色,演起战争场面的确声势逼 人,加之录音确是不错,颇有可听之处。本来这种交响乐作品就没有规定非得中 国人才能演得好,君不见早年西崎崇子的梁祝与小泽征尔的草原小姐妹不是大大 的风行?但是这首曲子里头有些小地方可以看出外国人与中国人演出的差别,相 当有意思,此容后详述,暂且表过不提。这一个版本是台湾公司发行的,比较容 易看到,但是不少人对外国人演出中国音乐不太放心,似乎有点滞销,加上雨果 的夹攻,前途堪虑。其实我很欣赏这一版在开头弦乐的处理,略快的速度让我有 点神经质地紧张,随后的双簧管亦带淡淡的忧愁,相较之下,林克昌的版本比较 接近写景,这版则让我觉得比较叙情。 听过前两版之后,应该有许多人跟我一样,很好奇纯中国人的组合会是啥样 子?很高兴雨果顺应民意地推出了由胡炳旭指挥中央交响乐团的录音,即是标榜 纯中国人的演绎,加上雨果贯有的发烧录音-隆重上市。此版录於1992年九月, 编号(HRP 770-2 ),速度介於前两版之间(19分34秒)。 第一次听到胡炳旭指挥的演出还是不久前他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在台北的音乐 会,在那之前举办的记者会上,听其言谈就觉得似乎不是很了解中国音乐作品, 虽然大陆上中西乐之间的界限不像台湾如此壁垒分明,他出身双簧管演奏家转向 指挥发展,在那次音乐会上,由乐师的技术可以弥补他对乐团掌握的不足,但是 在音乐的走向上就显出其缺失。最明显的就是在这张唱片中的主打曲目-穆桂英 挂帅,他对京剧韵味的掌握相当死板,也未表现出以律动性造成高潮,我相信虽 然是交响乐团,要表现京剧的精神应可以作得更好。 但是这张唱片中的其它三首曲子却是表现不俗,或许是经现代配器及西方作 曲手法之故,正是胡炳旭可以大加发挥之处,适时加入的板胡、笛子及中国击乐 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嘎达梅林的慢版乐章比较有精神,尾声的起伏极具感情, 有水准以上的表现。 中乐版在台湾演过四回,首演是由陈澄雄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演出,那场我 没去,不知是福是祸,据当天在台上的liuqin兄说有点......惨不忍睹,那回是 由谁改编的并不清楚,推测是谭志斌编的,因为后来81.5.3陈燮阳再度指挥北市 国演出,就是这个版本,这次大致上还好,只觉得热情有余,细腻不足,有点粗 糙,可能还是团员技术问题。另两场是: 79.4.2 关乃忠指挥香港中乐团 这是港中二度访华,也许是耳朵被养坏了,总觉得没有第一次精彩 ,包括招牌的梁祝。他们演出的嘎达梅林也是谭志斌编的,乐团人 多,素质亦平均,演来流畅多了。 82.8.16 胡炳旭指挥中央民族乐团 前回说过胡指起管弦乐板相当不错,此回指起民族乐团,没有想像 中的精彩(呵,那时跟本没听过他的指挥作品,无啥「想像」可言 ),可能还是因为他对民族乐器与民族乐团的特性不太熟悉。此版 由团长刘文金亲自改编,颇有长城的配器味道。 其实这两版的差别并不多(乐团演出的效果倒是影响比较大),共同的特点 就是中(低)音笙与中胡占极吃重的角色,如liuqin兄所言,显见作曲家们越来 越注意国乐团的中音域声部,但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类似这种原本为交响乐团写的作品在改写为国乐团演出时很难逃脱原曲的阴 影,因为太容易被别人拿来比较了,一方面又限於国乐器的特性,很难作出原曲 的效果,相信对改编者而言,维持原曲曲风与发挥国乐器特性的确是一个两难的 问题。 在一开头两条弦乐交织成的引子,谭志斌与刘文金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中音 笙与弦乐配合,只是刚好对应原版的弦乐刚好相反,我比较喜欢的是前者营造的 气氛,当然演奏者也帮了大忙。接著原双簧管的独奏,谭比较保守地用了音色相 近的中音管,刘则用大笛演出;接著原本反覆第二次由单簧管吹出主题,长笛一 起唱出卡农,谭用了笙与中笛,刘则用了高笛与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个版本反覆听了好几遍,给我的感想是,国乐器的特性常常变成限制。 如前述,战争的乐段原本是铜管在乐团主题中重奏断音,在保守的改编中,国乐 团的弦乐在高音音量撑不住唢呐的暴力,变成节奏凌驾於旋律之上,如中央民族 乐团的演出,尽管低音与打击的加强也无法增加厚度。香港中乐团则比较能够控 制两者的平衡,但压抑唢呐的结果无法造成预期的高潮。是不是应该不要拘泥於 把提琴编给胡琴、铜管编给唢呐,考虑各乐器在各音域里的音量与音质?相信还 有好长一段路要走。 我在前面也说过,本来这种曲子就没有规定非得中国人才能演得好,可是从 一些小地方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 没多久之前曾和臼桑在台大计中古典版讨论过引用地方戏曲为素材的创作, 这儿谈的是民歌,多少有些关系。说真格的,作为一个偶尔吹吹笛子的欣赏者而 言,我对「蒙古风格」的概念十分模糊,仅有的一点印像来自简广易的牧民新歌 ,下面谈的东东,没吹过此曲的乐友可能会不知道我在说啥,对不住啦! 在嘎达梅林前头双簧管吹的引子: . . . | 3. 6 63 5.61 | 6 - - 3 | 3. 6 63 5.61 | 3 - - 2 | - -- --== - -- --== -- -- | 6. 1 26 62 | 2 - - 235 | 1. 6 23 51 | 6 - - - | - -- -- -== - -- -- . . . . . 出一个考题,如果要让你断句(换气),总共要分成四句的话,你会断在哪里 呢?想一想,再听一听你的CD。喔,这没有标准答案啦,把答案留在心里,看看和 我说的那一种断法最接近。 中国音乐特有的横向旋律线,有时绵延不绝,很难下手断句,特别是对中国 音乐不熟悉的人,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显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两个小节作一句,可是学过吹管乐器或唱歌的乐 友大概有这个经验,如果谱上没有标换气记号,需要自己决定时,有一个小小的 原则,尽量选在一个比后一个音符长的音符之后换气,比较不会令人有仓促的感 觉,但是如此一来就不应该选在第六、七小节之间换气,因为前一个音符5是1/4 拍,而后一个音1 是1又1/2拍,真要在这儿换气确是有些棘手,若选在第六小节 第四拍2和3之间就顺畅多了。 好啦,这下问题严重了,中国音乐里除了把装饰音加在音符的前头(如笛子 的倚音),还常常加在音符的后头(如笛子的赠音),若作第一种断句,第六小 节的35就是前头2 的赠音;若作第二种断句,那35就成了后头1 的倚音。这两种 断句法的音乐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各位哼哼看,再听一次你的CD,想一想,你喜欢那一种断句呢? 在前头提到的三个交响乐团版本里是如何断句的咧?在第二、三小节间的第 一个断句倒是相当一致,第四、五小节间的第二个断句显然意见就有些分歧,日 本版断得比较清楚,中国版反而有点暧昧不明,捷克版相当鲜,乾脆就一气呵成 ,把第二、三个断句都连起来了,省得伤脑筋。最后一个问题断句,日本版和中 国版倒也一致通过就在第五、六小节间断句,中国版断得稍明显,不过两版都像 是不太确定似的,我想是根本没换气,只有意思意思顿一下。 至於另两个国乐版呢?香港中乐团的中音管跟大夥儿就不太一样了,第一个 没问题在二、三小节间,第二个却断在第四小节的2 之前,虽然不太明显。最后 一个断在第六小节的23之间。 大家在这里常常看到我用「不明显」、「暧昧」等字眼,其实是因为乐器的 关系,不论是双簧管或是中音管,都是属於闭口型的吹管乐器,虽费力但不费气 ,相对的就像是笛子这种开口型吹管乐器,费气但不费力。前者断句可以作得很 模糊,只要功力够,音准控制得宜;后者要断就非得完全断得乾乾净净,昭告世 人:我就是要在这儿断喔! 因此,中央民族乐团用笛子来吹这一段独奏就给我很深的印像,很乾脆俐落 地每两个小节断一句。特别是最后一个断句,很肯定地断在急促的35之后,那种 怪异的感觉让我很熟悉,熟悉到觉得是该在这儿断没错!怎麼会有这种感觉咧? 原来是那首我吹到熟烂(虽熟但烂的意思)的牧民新歌!那里头就有许多地方是 这种调调。为什麼我前面会说没吹过这首的人不容易体会我说的感觉勒?因为我 觉得很多这种违反换气原则造成的扭捏是欣赏者难以体会的。 牧民新歌在引子结束后的慢版有两处 . . 61 1 v | 6╰6 235 6 - ╯ | ......... 及 ---- -== . . ﹋v | 661 65356 2 212 | ......... -== ===== -== . -- 在句尾的装饰音就是让我觉得和嘎达梅林味道神似的地方。好玩的是我对蒙 古风味没啥深刻理解,接触较多的也就这麼一首牧民新歌,竟然一个专业乐团里 乐师(相信对各地音乐应有较深入的研究)的演奏可以让我有如此共鸣!真正地 接触过原始的地方戏曲、民谣,对欣赏一首由它改编或引为素材的曲子到底有没 有帮助呢?是会增进欣赏深度?或仅是增加另一个欣赏角度?这是一个耐人寻味 的问题,希望能在此听听各位得意见(或许该换个title?)。 说了这麼多东东,到底是不是真有嘎达梅林其人其事咧?答案是-有的!其 实与前面跟据乐曲解说乱掰的故事略有出入。 跟据1992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辞典续编」所述,嘎达梅林原 名那塔目德,又名孟庆山,「嘎达」意为幼子,「梅林」系其官职,为反对达尔 罕王出卖旗地并勾结东北军阀强行开垦,於1929年(一说清末,见「中国音乐辞 典」)率众起义,最后壮烈牺牲。 这首民歌歌词多达五百多段,曲调深沉庄重,上下句结构,五声羽调式,人 民音乐出版社曾出版辞谱,辛沪光的管弦乐总谱亦有出版。 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发现许多器乐都有改编的独奏曲。就我所知,有两个 录音可以参考。一是詹永明演奏的嘎达梅林随想曲(笛子与乐队),水晶唱片 GN9203-2。另一个是刘明源演奏的中胡独奏曲,由士心编曲并指挥中央民族乐团 ,收录在Denon GES-9288「中国之旅I」中。 最后提供一则好消息,在12月11日,罗彻特将指挥台北市立国乐团第83次定 期音乐会演出嘎达梅林,与国乐版失之交臂的乐友千万别再错过了唷! 呼!前前后后花了个把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完成这个当初只想作个垫档的 题目...... :) 谢谢各位的长期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