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记忆中的看电影,应该还是年幼的小学时候吧,要么在饭后摇扇夏夜的打麦场,要么在破落不堪的村委大院,那时的我们迷恋《地道战》、《地雷战》、《烈火金刚》……每每看到有枪战片,我们只关心鬼子死了吗、八路赢了吗,要不就是鬼子什么时候死、八路什么时候赢,在那时我们幼小的心灵里,也只认识这两种人!
后来长大了,也许是因为露天的乡村免费影院搬到城里变成了收费影城吧,亦或是在家里也照样可以"打开电视看电影"了吧,每每回老家,再想看场那种极富乡土气息、超级原生态的露天电影,也仿佛都成了一种奢望。回到城里,不得不走进这影城那剧院的时候,看着那狭小而拥挤的空间,幼时乡村、麦场、大院的美好回忆,让这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现在想想,我并不是反感于现在生活的现实与现代,而是仍旧执着于那种奢望。
最近的一次走进影院,是在前些日子,单位组织去看《沂蒙六姐妹》。
抛开它作为山东省唯一一部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影片不说,它以我们老区真实事迹为原型并在我们老区实地开拍也暂切不论,就单单作为一名沂蒙革命老区的后代,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看,而且还必须得花钱到影院去看!对我们自己的影片,任何一种盗版,都是对沂蒙精神的一种侮辱,因为我们老区的精神从不打折!
下了班车,进了影院,随着灯光变暗荧幕拉开,让人感觉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60多年前那个炮火连天、枪声不断的艰难岁月……
影片从一个在外人看来有些荒唐怪诞的但实际上却充满浓浓沂蒙风俗味的婚礼中开映,剧情在那老区伴着枪声炮响的纯朴的民风、秀美的风光中推进、和发展,在前线沂蒙儿郎奋战的英勇壮烈和后方老幼妇孺的忘我支前中进入高潮,又在黑纱白帐、满门忠烈的灵堂和凄凉悲怆的沂蒙山小调声中悄然落幕。短短的90分钟,却也是震憾和感动的90分钟,震憾和感动的不单是那未尽的姻缘、满门忠烈,还有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国难当头时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战争将临时争相支前、舍小家顾大家、为党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片头那满是红色的送亲队伍,喜堂上那大红的灯笼、高高的红烛,是喜庆,是新的幸福的开始。是的,红色,本就是新娘的颜色,是每个成为新娘的女人最无上的荣耀!在那一望无际的野岭与荒山之间,飘飞着一抹鲜艳的红,只为见一眼甚至拜堂时自己都未曾谋面的丈夫,对于新娘月芬来说,那一次的错过,就注定成了永远的过错。于是,她的执着于那种终会再见南成的奢望,让红色就又成了无奈和悲壮的颜色。
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六十多年前的那个年代离我们遥远而模糊,但根植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沂蒙精神、那种老区情结却又清晰无比。"有什么任务您就直接派吧,呵呵,俺家里边还等着拜堂呢!"干脆直接的话语、淳朴实在的语调,却说出了我们沂蒙老区人的豁达胸怀;"你瞎了吗,俺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呢!"当救护站血源告急,毅然献血被拒的月芬的怒喊,喊出了我们沂蒙老区伟大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慨;"姐妹们,我们上!"枪林弹雨中,冰水霜河里,她们用门板搭起了"火线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我们沂蒙老区人永远的丰碑!……从来都以为真男人,不会多愁善感,轻易流眼泪,可是看到这些,谁不为之震惊,谁又不为之感动呢?眼睛湿了又湿,我已经是在很努力的忍着了,可它依然禁不住的流下,然后变得不可控的滂沱……
仗打完了,我们打赢了,一路的欢天喜地和兴高采烈,却在崎岖的山路上和"满门忠烈"的匾额下变得冰凉,没有撕心裂肺地哭天喊地,就在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在这么一个纯纯朴朴的村落,一切都在悲怆凄凉的小调声中变得幽长!感人至深,动人魂魄,泪水再一次的泛滥加肆虐……
在那样艰苦抗争的年代,在那样让人感动的年代,他们仍旧执着于那种对胜利的奢望,即便是战事不断、流血牺牲,也没有让我们沂蒙老区的人民倒下,因为沂蒙山没有倒,那么沂蒙的丰碑就会常立、沂蒙精神就将永存,沂蒙山就是我们沂蒙人最坚实的脊梁!
影院灯光的亮起,让影片结束,也让小米加步枪的岁月渐行渐远,曾经遥远的记忆也如潮水般退去。
再次回到现实,我只想好好地记住我是沂蒙革命老区的后代!我们有着光荣的传统,我们有着伟大的传承,那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那水是我们永远的摇篮,山山水水滋养着老区这片神圣的土地,滋养着我们这老区的新一代。作为老区的后代,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被赋于了山一样的脊梁去担负那神圣的使命:将我们光荣的老区传统发扬光大,将我们伟大的沂蒙精神永远传承。诸位前辈、先烈们请走好,我们会为你们永远执着于那种奢望!
走出影院的时候,眼中依然有泪,心情也依然沉重,而天也阴的有些深沉,几缕细细的雨丝不时飘落,难道老天也在诉说离愁、寄托哀思、敬献雨挽,准备承接我们先烈们的铁骨与忠魂吗?
我没有再问,他也没有回答,但我依旧会执着于那种奢望。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