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生态型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环境分析

  1.1.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黄埔区下沙社区的大吉沙岛,地势平坦,面积约共1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多亩,场地、道路、滩涂、民居等面积约共400亩。

  1.1.2气候

  黄埔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热源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日照 黄埔区地处热带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角度较大,太阳年辐射热量106.7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射时数1906小时,日照率43%,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热带农林作物生长。

  气温 本区具有夏长冬短,终年温暖,偶有奇寒,无霜期长,四季宜耕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1℃, 最冷月1月份平均为13.3℃, 最热月7月份,平均为28.4℃,气温年际变化很少。

  雨量 全区年降雨量1694毫米,主要集中在4-9月,这6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2%。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对水稻、甘蔗等喜温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1.1.3自然与生态资源

  主要农作物有: 水稻、甘蔗、蔬菜。主要水果有:荔枝、香蕉、龙眼、杨桃、乌榄、白榄等。

  1.1.4 大吉沙岛配套设施情况

  交通:岛上居民进出大吉沙岛现主要乘坐社区的专用渡船和农家出租的小艇。渡船每天早午晚共3班,小艇可电话预订。

  医疗卫生:大吉沙岛上医疗站正在建设中,将解决居民及外来游客的医疗保健问题。

  1.2农林产业发展状况目前大吉沙岛主要一传统的农、渔为主体,结构单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吉沙岛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未来,农林业生产稳定发展中,进一步优化农林业结构,初步形成以生产优质蔬菜、水果、花卉为主体的生态型都市农林业体系的同时,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保护和营造“青山、绿水、蓝天”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 项目开发经营系统定位2.1规划分析本项目位于大吉沙岛,在黄埔具有独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着利于项目开发经营发展的大环境。大吉沙岛位于广东珠江黄埔段,四面环水,北有著名
  的黄埔港,南有广州大学城,西有长洲岛等隔水相望,地势平坦,风光优美。

  大吉沙生态型都市农业项目周边区域关系图
  大吉沙岛面积约1500亩,以种植香蕉等农业为主,其中耕地面积1000多亩(包括700亩种植香蕉,200亩鱼塘,80多亩种植蔬菜,还有部分种植荔枝、杨桃和甘蔗),场地、道路、滩涂、民居等面积约共400亩。黄埔区唯一的农田保护区位于大吉沙岛,面积约300亩。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为农林产品新优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大量生产种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身处黄埔、番禺、海珠区交界处的江心,与闹市隔水相望,特有的宁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规划理念 -------生态型都市农业生态型都市农业——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现代农业,作为适应大都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实现大都市条件下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而产生,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等地区得到大力推行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型都市农业是指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中和市郊的农业区,依托都市的辐射和按照都市的需求,以农业基础产业为主体或龙头,以电子信息工程和生物工程等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汇农业为主要标志,融生产性、生态性和休闲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系统。它是一种高度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的农业。

  生态型都市农业功能:

  1.经济功能。即都市农业通过向市民提供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成为高效益的产业。

     2.服务功能。都市农业为市民提供景观绿地、观光旅游、体验休闲的场所,使市民舒展身心,服务于市民。 

    3.辐射示范功能。大城市利用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从事农业科技的创新或引进,武装于农业后,通过扩散作用向都市以外区域传播并发挥示范作用。  

    4.生态功能。都市农业通过生物自身功能减轻城市工业“三废”的危害,降低城市噪音,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市民提供幽静、清新的生活环境。  

    5.创汇功能。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开放型农业。它依托大城市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便利的外贸条件,积极开展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6.教育功能。都市农业通过体验农业、中小学生农业实践基地等形式向城市儿童和青少年传授农学知识、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喜悦,从而养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广州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为生态城市。以“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为基础,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布局进一步优化,逐步实现由沿江城市向现代化滨海城市的转变;循环经济迅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初步形成;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岭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兼备、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其中黄埔区适应广州市区东移的发展规划及作为广州重化工业区,该区农业发展方向与天河区相同,区内现有果林可继续保留或发展为观光果园。

  黄埔区政府在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广州市整体规划前提下,提出了黄埔区五大发展组团规划,规划中南部建设主要为长洲及珠江各岛屿文化旅游风景区,继续完善长洲及珠江各岛屿基础设施,力促长洲及珠江各岛屿文化旅游风景区开发有突破性进展的规划,充分响应市政府的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我们认为可沿珠江以经济林、木本花卉为主,构建珠江两岸花果香飘”的美景,发展以“生态为主,科普推广、科研开发为本,观光旅游贯穿”的生态化都市农业经营发展模式。
  2.3总体布局  

  本项目开发经营活动将围绕着保护现有良好生态环境、整治改良现有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前提,利用技术条件成熟、改良见效快、综合效益好的农林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积极营造当地生态环境,扶持周边经济发展,丰富当地特色物种文化,打造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都市农业岛。
  拟计划开发经营项目有:
  2.3.1科普展览、林果观光旅游区(A区) 修建科普展示设施、设备,建立生态环保产品示范基地,以生态科普教育为主,通过专家定期举办的学习论坛等活动,提升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推广宣传本地自有资源。在项目地的南部种植适应当地的乡土林果,开展林果观光、森林运动等旅游活动项目,营造和谐、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

  2.3.2科研产品开发、生产区(B区) 与国内外重点研究机构、高校及外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协作体系,针对本地资源进行生态环保产品、林果花卉新优产品等科研项目的开发及成果推广,带动周边经济、促进产业链持续发展。

  2.3.3垂钓采莲农庄休闲区(C区) 在项目的中部鱼塘区域继续发展生态养殖,池塘周边适当种植乡土林果,并设置垂钓区域和现代农庄。

  2.3.4高级生态林休闲建植区(D区) 在项目用地外围空间,建设部分高级休闲娱乐设施,并在周边种植大量的生态林木,以保持及改善小范围生态环境;改良当地的土壤土质。

  第三章 项目开发经营总体规划

  3.1科研产品开发、生产区积极与国内外重点花卉研究院、高校及外资企业开展适宜当地生长的、综合效益好的农林产品的研究开发,以高效成熟的技术进行生产推广,加速整治、改良现有耕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当地经济区域范围内资源最优化提升。

  3.1.1林果类产品研究开发 针对当地

  资源及市场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研

  究开发优质林果产品,形成绿色产业体

  系,吸引带动经济增长点,造福村民。

  并对当地农、林、果、蔬中的主要病虫害,进行治理、及作好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

  3.1.2食用非观赏性作物研究开发 将在规划生产区进行非观赏性作物研究及种植生产。

  3.1.3花卉产业新品研究开发 广州的花卉育种、栽培技术、资源引进和开发渠道都已相当成熟,为丰富广州花卉产业,形成品种培育开发体系,在此项研发中将重点进行花卉新品种的研发生产,育成具有本市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本市开发生产的新品种,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为目的。 

  3.2科普展览、林果观光旅游区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的2003-2010“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计划”,以科教兴市作为区域综合竞争力最大化提升的实质方针。通过科普知识推广宣传促进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达到区域内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融合。

  本展区将以开展多形式的生态环保科教项目工作为主,进行参与性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联合农业、科协等部门专家定期举办青少年科技论坛、农民学科技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及目的。争创“环保科技示范基地、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主要展区布置分类:
  3.2.1生态环保类 综合展览类。以绿色、环保、信息为主题,设立生态环保知识录像区,分类种植区、专业知识科普展区、生态科普产品实验区,并组织环保专家和科普专家举办相关科普知识讲座等,达到互动沟通学习,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同时也为各领域的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提供环保科技、信息、物资。
  3.2.2生态景观类 此展区主要展出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生态群系、群落,通过对大吉岛植被、优势种群、林下植物的合理组合布局,营造森林风景资源所体现出的自然状态,予以完善的环境质量参数评价,贯穿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性,达到科教功能。
  3.2.3经济作物类 此展区主要以当地的名优水果、反季节蔬菜、特色土产及饮食文化的为主进行展示讲解,推广宣传,对提升大吉岛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大吉岛综合竞争力有很高的价值。
  3.2.4 林果观光旅游区 
  以林果休闲、田园风光为主题,开展林果观光、拓展运动等旅游活动项目的景区,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在珠江边建植大片食用与观赏林果,以建设生态果园为目标,实现可持续经营。修建游园步道、游憩设施,供游客观果、赏花、品鲜,为居民提供旅游休闲的场所。

  3.3垂钓采莲农庄休闲区(C区)3.3.1现状 大吉岛现有200多亩鱼塘,水域面积相当宽广,目前主要利用方式是一般养殖业。

  3.3.2 规划理念与目标 本区域以“桑基、莲藕、鱼塘、鸡、湿地、农庄”理念为指导,在充分利用当地大面积池塘基础上形成传统的、悠闲的农庄生活,让紧张、忙碌工作之余的市民不需要长途跋涉就可享受到悠然的田园生活。

  3.4 高级生态林休闲区(D区)

  3.4.1现状 大吉岛处于珠江江心,身处岛上可随时看到周围现代城市和船只的身影,不能让人充分放下忙碌的心情去尽情的享受岛上的恬静。

  3.4.2规划理念 本项目以“只缘身在此岛中”的理念,挖掘当地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及部分人工林种植为主,恢复亚热带季雨林景观原貌,并引种国内外热带、亚热带优势树种,美化林相。

  3.4.3规划目标 生态林建植区根据科学布局,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资源保护的措施,争取达到植被恢复、土质改良、小气候调节的生态功能,成为岛上“绿肺”。在生态保护前提下,营造小型高尔夫、户外拓展基地类项目良好的环境,丰富岛上景观和当地特色物种文化,开展生态保健活动,进行生态多元化发展研究。

  第四章 生态效益分析以“生态为主,科普推广、科研开发为本,观光旅游贯穿”为主题的项目经营开发,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同时生态环境的营造与产业经营开发是互相调整结合的,在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同时,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形成特色产业。达到效益永续化的运作方式,推进生态公共事业发展。

  4.1环境效益 本土林果、花卉及新优产品结合种植生产,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体系,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建立新的生态平衡,达到生态环境的良性改变。努力把从化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4.2社会效益 生态环境的营造促进了周边区域交通、产业技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立,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共建,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积极推广生态科普知识,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打造新农村路线品牌。

  4.3经济效益 结合黄埔区五大发展组团规划中南部建设主要为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本项目正是遵循区域发展规划路线,以生态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来吸引外商投资,提升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广当地生态文化、技术品牌效应,为促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提升大吉岛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