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辍学的理由及思考

农村孩子辍学的理由及思考
是“经济所迫”还是“经济所惑”?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很辛酸。进入腊月,教师放假早,乡下的街道,卖年画、瓜子糖果、蔬菜的,有不少老师的身影。农村老师待遇普遍过低,一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笔者工作二十多年,工资一千,说了,很多人不信,但这是真实情况。农村孩子也许就是从老师身上,看到读书后是这样的一个下场才厌恶读书的?不得而知。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类型,这种经济类型在我国目前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也可以适应大多数的工种。在农村,诸如种植、养殖等农副业以及个体工商业、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乡镇企业等小规模“初级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它也需要大量的本地劳动力,而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趋向降低,农村劳动力也普遍出现了短缺现象。正是这种初级劳动力的严重短缺现状,对农村中学生主动辍学起到了强大而直接的“拉动”作用。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给农村青少年(包括没有读完初中的)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发展机会,不少初中生正是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中看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才纷纷主动弃学进入社会寻找工作机会的。正因为如此,从上个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开始,不少经济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的农村地区,就开始出现了初中生自愿退学进入社会“就业”的现象(有一部分学生是辍学后直接外出打工,另一部分则是在家待上一两年后才出去打工),而且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潮”,这种风潮严重影响着农民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和农村中学生的求学心态。另外,在家长看来,以前子女辍学在家“没事可做”,如今只要他们辍学后能够找到相应的工作,给家庭带来一定收益,他们对子女辍学的反对也就不那么强烈了,而是具有更高的容忍度。
所以,笔者认为,经济所迫年代早已过去,现如今的孩子不想读书而导致辍学,绝不是教育费用投资高承担不起的原因,而是为当前经济模式诱惑所致。
“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
这个话题,其实是老生重谈的一个课题。改革开放之初,读书无用,确实是一种风潮,投身商海,就有收效,我们身边的此类事例比比皆是,但这种观点忽视了广大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价值的认识转变。当初,经济社会各方面条件还没有得到足够发展,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下的时期,农民家庭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解决温饱问题上,他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相对于精神文化需求要强烈和迫切,因而对于读书求学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读书无用论”流行,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农村中学生的辍学。但是,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人们思想已经得到很大的解放,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和教育的重要性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和高度重视,继续沿用旧的“读书无用论”来解释农村初中高辍学率的现象已经不合时宜。
首先,清风认为,“读书无用论”并不符合农民真实的对文化教育的客观态度。我们应该看到,在今天的广大农村,绝大多数智力正常的农村人都不认为知识无用,他们都很重视文化知识。随便去问任何一个农民,没有几个从主观认识上说读书没有用、知识不值钱的,即便有人在说“读书没用”,那也只不过是嘴里说说而已,真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有机会有能力读书上大学的时候,个个还不都是砸锅卖铁地都要坚持上学?“只要子女有出息,再多的钱我们也要千方百计凑齐来支持他们完成学业”等想让子女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想法,才是当今绝大多数农民的真实思想和心态。
其次,“读书无用论”直接把农村教育问题的责任,推到了农民的思想认识这一“表面”原因上,无形中转移了人们对传统教育体制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这一“根本”原因的视线。因此,清风认为,与其说是“读书无用论”,还不如说是“读书无望论”促成了农村中学今天居高不下的辍学率;“读书无用论”不过是在“读书无望论”基础之上产生的,后者才是辍学产生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在目前,即使在富裕起来的农村,初中生在继续求学的道路上也看不到多大的前途和希望。对于农村初中生而言,如果想继续求学,他们的最终目标无非都是为了上大学,特别是好一点儿的大学。因为具有高中学历和具有初中学历两者在社会上就业的相对优势并不明显,他们不会只是为了拿个高中毕业证而去上高中。而要上大学就要进入比较好的高中(一般都是市、县重点高中),因为非重点学校进入好一点儿大学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由于中学教育资源城乡分配的不公平,重点中学多在城市,农村初中教育条件和教育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市、县,使得只有极少数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笔者所在乡镇(总人口六七万人,参加中考考生也达五百余人),每年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微乎其微,特别是2008年的中考,我们整个乡镇考入重点高中的孩子重回“零”的怪圈。所以,对于农村初中生,除非初中学习特别优异、有希望上重点高中,否则还不如不上高中,而不上高中就没有必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投入来读完初中和参加中考,就上个一两年,学会几个英语单词以及一些物理化学基本常识就够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于利益驱动,暗中给中途退学的学生“开绿灯”,只要他们交够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发给毕业证书,这无疑对学生自愿辍学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
农村孩子厌恶学习谁之过?
首先,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容易使文化课成绩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以来,我们农村初中教育体制一直以文化课考试成绩标准和应试选拔思路来考察和培养学生,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被忽略,因而应试教育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标准非常单一。应试教育标准使得那些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得不到学校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的应有重视和尊重,甚至受到歧视,例如不给他们相应的辅导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等,这就使得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萌生主动退学动机。“初二辍学高峰期”的出现就反映了这一点。
其次,应试教育使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普遍的厌学情绪。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中学中的教师专业结构单一,缺少非文化课的专业教师,不少学校中的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而是由文化课教师兼任,因此素质教育在农村缺乏施行的相应条件,应试教育成为农村中学的主要导向。这就导致了农村初中校园生活的死寂沉闷,严重压抑了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活泼好动、追求新异刺激的心理。
再次,城市取向的教材内容和课程难度偏大以及实用性不强,这也是导致农村初中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和城市一样的教材和课程,而这些教材和课程的难度和应用性主要依据城市环境和城市学生学力来设定,没有考虑到农村和城市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差别以及农村少年和城市少年的身心发展差距,这就使得农村学生在学习这些城市教材和课程时普遍反映难度偏大,离农村现实环境很远,实用性不强,因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和厌恶情绪,进而导致自愿性辍学。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需要?
笔者在2008年12月31日的调查中发现,造成孩子不想读书从而导致辍学的原因,与老师和家长的不合适管教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清风再也不想批评我们广大教师和家长了,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笔者打算在另篇详述,这里,只想谈谈社会环境对青春期孩子的诱惑。
首先,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尤其是外出打工,它满足了农村青少年的渴望独立和长大成熟的青春期心理需要。在许多农村地区,中途退学后的初中生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他们的主要目的不是经济收入,更多的是满足一种自由、独立和成熟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打工使辍学学生挣脱了家长和老师的严格束缚,逃离了家务和学业的樊篱,他们可以在外地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满足自己特定的消费需要,因此从根本上获得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打工期间的社会锻炼,这些学生似乎一夜之间就进入了成人的角色,例如学会了抽烟、喝酒、谈恋爱等等,完成了一种从童年向青年的转变,他们从内心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此外,以打工锻炼为辍学理由,不少父母也持默许和支持的态度。
其次,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长辈具有反抗和叛逆心理,对摆脱长辈的约束有强烈的愿望,他们不愿意和长辈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而更愿意和自己的伙伴、朋友相处和交流,因而群体归属感特别强。但在农村地区,因为村子一般都不大,加上计划生育后农村家庭人口的减少,一个村中各年龄段的同性同龄少年一般都比较少,加上村与村之间往往相隔比较远,—个山头—个寨,因此农村初中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伙伴、“哥们”等)主要局限于本村的同龄少年,其群体规模比较小,四五个左右。这样,一旦群体中的个别成员不想读书或者被迫退学,其他的成员心理上就会受到影响:一个是对学习的影响,离校的学生在社会上的悠闲自由、“潇洒”,使其他还在校的学生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向往,无心向学;一个是对群体归属感的影响,在校的学生会感到自己与离校学生的疏远——尤其在学生“拉帮结派”现象严重的农村初中校园——为了维持群体关系,不少学生选择退学以维持一种青春期的群体归属感。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愿性辍学的农村初中生大多是“成群结队”的。
后记与思考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初中生的自愿性辍学是在大的社会背景外因以及学生主观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青春期心理需要、厌学等内部因素成为学生离开学校的向外动力,而社会经济诱惑等外部因素则成为拉动学生离开学校的外部动力,家长、学校等方面对学生任意辍学的容忍和默许态度是学生辍学的“润滑剂”和“心理稳定器”。在这些内、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导致农村初中生辍学率的升高,造成了部分农村青少年对知识追求的淡漠和绝望,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用新的思维和新的眼光去研究和解决。
Copyright © 2007-2012 www.chuibin.com 六维论文网 版权所有